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4次 | 上传用户:ihu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不仅是居民进行出行方式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城市出行结构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并改变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让更多的小汽车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化城市出行结构,也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北京作为我国最早面临交通拥堵的城市之一,研究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意向,对于其城市交通的管理以及交通拥堵的缓解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后,确定将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了更科学全面地考虑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因素,首先需要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理论综合模型:(1)分别建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规范激活理论模型;(2)综合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规范激活理论模型构建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内部综合模型;(3)加入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城市交通政策属性,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综合模型。然后,以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和问卷信度效度的检验。最后,依据理论模型构建的思路,对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与其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与作用机制,为北京城市交通的管理以及公共交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建模过程,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模型(NAM)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和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也是可行的;(2)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的影响因素可以被分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3)在实证研究中发现TPB和NAM的综合模型比单独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包括出行方式选择态度在内的六个内部影响因素均对出行方式选择意向有着正向的影响。另外,个人属性和政策属性是通过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态度间接地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而家庭属性则是直接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的结论,从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为北京市交通的规划管理以及北京市公共交通健康高效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如何做好班级管理的舵手这一内容展开叙述。通过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习惯养成教育、学风建设等三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的阐述。通过阐述感悟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有挑战性
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走"农味"之路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农村幼儿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农味"课程成为办园的特色,真正体现自身的
<正>"拓",只是个动词,如果加上个"片"字,就成了"拓片",那就是很文雅的物件了。如今几乎见不到唐宋时代的拓片,因为东西本来就少,想必都入了藏家之手了。日前,到山东济南去参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儿童哲学开始走进台湾。致力于儿童哲学研究的毛毛虫儿童基金会出版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推广普及,使其广泛应用于台湾的儿童哲学课堂中。台湾儿童哲学教材以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已经由温饱型社会逐步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在这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利益分配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治安问题凸显。公安
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公民和公民意识。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暴露和显现出来,如传统的国民意识
贵刊的一篇文章《就“千人震”自感现象实验》中提到两个男生做实验(超过两人现象不明显)^[1]。并认为学生触电是因为加在学生上的电压高于36V。读完很受启发。但是该文更多侧
期刊
<正>化学药物仍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常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拒绝接受进一步化疗,影响了疾病的控制。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1],能显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用移动手持设备上网为用户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移动互联网同类品牌的企业产品视觉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在无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正在加剧,同时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与老年人护理问题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长期护理保险的推出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