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跨界演唱”的话题备受声乐界同仁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文章对“跨界演唱”及其形成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对“跨界演唱”的关注度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就目前有关此命题的研究现状来看,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跨界演唱”的定义及其内涵,“跨界演唱”的标准,“跨界演唱”是偶然现象,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等①。很多当下在“跨界演唱”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歌唱家们,虽被舆论笼统划分为“跨界演唱”的范畴,但却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艺术修养及兴趣倾向的不同,分别代表和反映了“跨界演唱”的两个方向——“跨界”与“跨借”②,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研究的便是后者——歌唱中“跨借演唱”的现象。几种唱法之间的借鉴吸收并融合,产生一种新颖的听觉印象,故笔者将这一现象谓之“跨界融合”,并以“民美”歌唱为例剖析之。本文通过书籍、参考文献、学习实践等研究方法,对这一现象的出现、源流、意义以及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的关联问题进行一番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