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景颇族村“榕树根”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在中缅边境的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跨境民族,历史上,该民族拥有独特的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的传统,由于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全球化的影响,民族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本研究对位于中缅边境景颇族村寨公益教育机构“榕树根”进行民族志的分析与写作,探讨“榕树根”在其“扎根”过程中,与各方力量之间的博弈与互动,通过其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最终它是如何形塑当地景颇族青少年自身的转变,并对当地传统景颇族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弥补了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村落教育的不足。第一章,追溯历史,回顾现状,阐述背景,引发思考。在拱引景颇族村,家庭、社区教育存在局限性,而村落学校也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佳、管理方式陈旧及教学设施不足等原因,无法完全承担起景颇族儿童教育的责任。从社会角度观之,毒品、家庭暴力、学业与就业转化等问题同样束缚景颇族青少年教育发展。在此背景下,是否能够有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出现,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阐述“榕树根”从无至有的建立过程,并呈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从接触、质疑、博弈的文化互动。“榕树根”的创始人推崇培养个人认同感、民族认同感的定制教育,及从当地景颇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教育理念。第三章,具体化“榕树根”在拱引村的教育实践。以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师资、课程及管理模式践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榕树根”深深扎根当地本土景颇族文化,本土化实践利于传承景颇族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榕树根”自身的发展铺平道路。第四章,以当地四名青少年为个案,阐释“榕树根”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对于当地青少年的影响,可以得出“榕树根”对于自幼性格缺陷、生活于不良家庭环境、沾染不良行为及迷失学业与就业中的景颇族儿童产生了莫大影响,给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官方学校教育些许启发。结语从当地教育现状与困境出发,探讨外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参与到当地本土社会文化语境时所呈现出的互哺效应。进而对于当代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反思。
其他文献
通过对西安行道树夏季生长状况的观察,调查了关中城市盛夏时期的气候特征和常见行道树的特征,从城市绿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出发,为关中城市行道树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简单方案.
随着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以及要求的不断严格,新型药用辅料不断涌现,其中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综述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国内外的生产方式及其优缺点、设备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分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际间的产业分工日益强化,逐渐形成对国内产业分工的替代。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越来越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陷入一种低水平发展
农村社会管理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管理方式,为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沟通提供了途径。基层检察机关要通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转变对农村社会管理的态度理念,对农村地区进行细致的管
<正>在行政案件受理问题上,标准的多中心主义将导致选择性司法,进而危及整个行政法律秩序的稳定。基于法治主义的立场和目标,行政案件受理应坚持"法律标准",即严格依法受理行
期刊
中国正迈向法治化建设的新时期,法制新闻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法制新闻始终与本国的基本法律体系保持高度统一,往往以直接的形式展现法律内容,或以客观的视角
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内外现有扭转疲劳试验台结构方案及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新研制成功的微机控制扭转疲劳试验台的结构原理与主要设计特点:该试验台除采用了常见的离心
武昌区中山路小学是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拥有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是一所部队寄宿制学校,有着严肃而活泼的办学传统。在这所有着良好办学传统的学校里,有着一支耀眼的
山西荞麦科研发展主要经历五个阶段:早期研究阶段、品种资源研究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腾飞阶段.告诫山西荞麦科研工作者抓住现阶段,积极加强荞麦资源抗性鉴定、
目的分析按病种管理背景下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以期培养更加贴近实际岗位的专业人才。方法遴选天津市12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