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妇女最多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体外放疗和腔内后装治疗相结合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后装治疗宫颈癌的众多研究中,治疗计划系统的开发设计是基础和关键。本研究根据国内二维后装系统的现状,探讨基于CT图像的可视化后装治疗模拟计划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本文首先系统回顾近年来后装治疗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国内外后装治疗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放射源的优劣筛选和基本剂量学参数,如剂量率常数 A、径向剂量函数g(r)、各向异性函数F(r,θ)和放射源外二维剂量分布D(r,θ)测试方法的变迁;③基于CT、MRI、PET等影像技术的三维后装系统对治疗精度的改进;三维剂量分布及体内剂量监测方法的进展;④改善靶区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方法措施,包括IMRT与后装治疗相配合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国内开展放射治疗的绝大部分医院都使用高剂量率192Ir后装治疗机,其计划系统几乎都是基于普通X光片的二维系统,没有三维剂量计算、显示,剂量分布与组织和器官相互分离,缺乏可供准确、直观评判的手段。二维系统在计划设计过程中,难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形状及与施源器的相邻关系设计出满足个体化需要的放疗计划,与体外放疗系统如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系统相互脱节,容易导致病人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出现靶区遗漏和剂量热点。开发基于CT图像的可视化后装治疗模计划系统,与体外放疗相结合,改善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减少放疗副作用,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