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美银行网站的文化差异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上商业活动的发展,跨文化网站研究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一种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论文也从此领域出发,以跨文化的视角,借助于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以及Marcus和 Gould提出的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跟网页特点之间的关系理论,对中美银行网站的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文化差异对中美银行网站设计的影响。  论文分别选取10个中国银行网站和10个美国银行网站为研究范本,以银行网站首页的布局及图像为分析对象,运用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及Marcus和Gould提出的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跟网页特点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基于这些理论及银行网页的特点,论文提出了13个假设,然后对中美银行网站主页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逐个证明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通过研究发现:  (1)论文提出的13个假设中共有6个假设成立,这表明文化差异的确会影响中美银行网站设计。  (2)Hofstede的五个价值维度中,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中包含的假设全部成立,对中美银行网站设计的影响最大。  (3)其他四个维度中包含的假设要么部分成立,要么全不成立,这说明文化差异并不是影响中美银行网站设计差异的唯一因素。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文论的先驱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国内外学者曾一度从意识流角度来分析其文学成就。但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新
本论文以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和美国华裔妇女文学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六部作品,从它们的主题、风格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性研究,探索这两种美国妇女文学的
维特和赫索格这两位小说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可谓相去甚远,但如果我们着重分析人物性格与他们所持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就可以作为人类个体而获得较大的可比性。本文讨论这
许多研究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深深受到他们过去学习经历的影响。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大学新生还没有摆脱他们在高中养成的英语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阅读英语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Lakoff&Johnson出版了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隐喻研究真正进入了认知时代。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
自古以来翻译被认为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忠实于原文与否也成为判断翻译好坏的重要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重点从语言层面转移到文化层面,翻译研究产生了文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