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海复旦大学在2002年率先放宽本科生转专业的限制以来,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在全国高校开展已有12年之久,并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N校从2005年4月30日出台转专业实施办法已有8年之久,政策施行已渐趋成熟。为了能够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习适应性状况,同时能够为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自行编制问卷对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学习适应性问卷对N校460名转专业本科生的转专业后的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了调查。所得结论如下:1.N校本科生转专业后的学习适应性得分较高,在对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五个维度的适应中,学习动机的适应得分最高,环境因素的适应得分最低。2.转专业本科生在教学模式、学习能力上的适应存在年级差异,大二学生教学模式与学习能力的适应得分高于大三学生。英语(师范)、法学、经贸英语、会计、金融专业转专业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适应存在年级差异,大二学生在学习能力得分上的均值显著高于大三学生。3.转专业本科生在教学模式上的适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教学模式适应得分的均值高于男生。英语(师范)、法学、经贸英语、会计、金融专业学生在学习态度、教学模式上的适则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学习态度、教学模式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4.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总体得分、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适应得分要显著低于英语(师范)、经贸英语、会计、金融专业学生的得分。5.转专业学生家庭成员的最高文化程度不同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的适应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成绝对正比或绝对反比。6.转专业学生专业了解程度越高,学习适应性各方面得分也就越高。7.转专业学生专业成绩水平越高,学习适应性各方面得分也就越高。8.转专业学生对专业越感兴趣,学习适应性各方面得分也就越高。基于调查所得结论,结合转专业本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出现的问题,建议学生要从自身做起,调整自身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独立部门以专门处理转专业学生的相关工作,同时教师和学生要给予转专业学生帮助和指导,以期合力提高转专业学生的学习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