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和切萨皮克湾缺氧和酸化现象与机理的比较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代以来,有关富营养化导致的近海缺氧的报道逐渐增多,通常伴随缺氧区的面积和持续时间的增加。缺氧区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1)水体层化抑制了溶解氧从表层水向底层水的扩散补充,(2)有机物矿化耗氧速率高于底层水体溶解氧的补充速率,从而使溶解氧持续减少直至低于缺氧阈值。其中,耗氧有机物可能来自系统外部(外来的),比如植物碎屑、土壤侵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径流,也可能来自局地生产(自生的),例如营养盐刺激下的初级生产生物量。在近海缺氧区,这两大类有机物往往同时存在,却因为其数量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导致这两类有机物对耗氧的贡献有所不同。定量耗氧有机物的来源不仅可以加深对近海缺氧形成机制的理解,还有利于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例如有机物减排和营养盐减排哪个措施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与减少近海缺氧的发生。在近海区域,富营养化除了会刺激藻类初级生产,增加有机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导致缺氧区的形成,其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氢离子会在底层水体累积,从而加剧近岸水体的酸化程度。但是,人们对于富营养化以及季节性缺氧甚至无氧的水体是如何缓冲近海酸化的机制知之甚少。对该机制的探索有助于科学认识近海生态系统对海洋酸化的响应机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下近海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珠江口和切萨皮克湾同为世界上著名的两个大型河口,拥有不同的水文条件和物理作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和缺氧的环境问题。基于现场观测数据,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揭示了珠江口缺氧区和切萨皮克湾缺氧区的碳酸盐系统和溶解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控制因素,定量了外来(陆源)有机物和自生(海源)有机物对耗氧的贡献,并在第三章末尾讨论了导致这两个系统耗氧有机物来源存在差异的原因。本论文的第四章分析了切萨皮克湾主航道和浅水区水草床的碳酸盐系统动态变化,提出切萨皮克湾具有自我调节的pH缓冲机制。第五章总结前述三个研究案例,提出若干本论文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2014年7月13-27日,我们对珠江口下游及其邻近海域的碳酸盐系统和溶解氧展开调查,该航次期间受到了台风登陆的影响。台风来临前站位A10的底层水是缺氧区核心,台风的到来使水柱充分混合,底层的缺氧水体得到复氧,但在台风消逝的一天内水体层化基本恢复,一周内底层水溶解氧显著减低。珠江口下游缺氧区的位置在台风前后发生了变化,其缺氧区面积均为~300平方公里。本研究运用三端元混合模型,基于总溶解无机碳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的质量守恒,得到以下结论:在珠江口下游,有机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主导了溶解氧的消耗,~65%的耗氧有机物来自海源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其余的35%来自陆源有机物的输入。2016年6月6-10日,我们沿切萨皮克湾主航道对碳酸盐系统和溶解氧进行了现场调查,观测结果显示夏季缺氧区存在于切萨皮克湾中游10米以深的水体中。缺氧区内的总溶解无机碳的增加受控于水柱有氧呼吸(43%)、沉积物硫酸盐还原(39%)、大气二氧化碳入侵(13%)和碳酸钙溶解(5%)。本研究运用两端元混合模型,总溶解无机碳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的质量守恒得出以下结论:2016年初夏在切萨皮克湾缺氧区耗氧有机物基本都来自于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而陆源有机物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本论文探讨了外来(陆源)有机物在珠江口缺氧区贡献显著而在切萨皮克湾对耗氧基本上没有贡献的原因在于两个河口系统拥有不同的水文条件、有机物输入的数量和活性以及缺氧水体的物理特征。2016年8月8-12日,我们对切萨皮克湾主航道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两端元混合模型发现在上游低盐度区域钙离子、总碱度和总溶解无机碳被大量去除,但在中游以及下游它们又被溶解添加至水柱中。本研究推断这主要是由在上游浅水区域的水草床光合作用驱动的碳酸钙形成和在中下游缺氧或无氧水体的酸化驱动的碳酸钙溶解导致。2018年9月4日,我们对淡水区域的一个大型水草床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水草床能大量吸收去除钙离子、总碱度和总溶解无机碳,并在量上接近于在主航道上游水体的去除量。此外,还有三个证据支持这些物质的吸收去除与水草床内的光合作用、碳酸钙形成相关:1)原位传感器数据显示水草床内存在很高的溶解氧饱和度和pH;2)电子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水草叶片表面存在不同大小和形态的碳酸钙沉淀,3)水草叶片样品的碳酸钙含量显著高于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碳酸钙含量。本论文使用生物地球化学计量关系定量了各个过程对中下游水体的总碱度和总溶解无机碳的影响,进一步计算出各个过程对水体pH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游次表层水,碳酸钙溶解引起的pH升高(~0.6)基本上能缓解由有机物有氧呼吸导致的pH降低,这两个过程引起的pH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因海洋吸收人为二氧化碳导致的海洋酸化(~0.1)。通过有效浓度的计算方法,本论文指出切萨皮克湾是总碱度的弱汇,其系统内的碳酸钙生成和溶解基本平衡。因此,本论文提出了切萨皮克湾拥有一个自我调节的pH缓冲机制来降低近海富营养化和酸化的负面影响。在夏季,密集的水草床通过强烈的光合作用吸收去除了营养盐,并提升了叶片表面微环境以及周围水体的pH和碳酸钙饱和度,促进碳酸钙沉淀和生物钙化。这些产生的碳酸钙颗粒会被传输到中游缺氧酸化的底层水体进行溶解,从而缓解了有氧呼吸和人为二氧化碳导致的pH降低,使水体pH相对稳定。该缓冲机制的基础是因营养盐减排而大量恢复生长的水草床,这说明当人类通过环境治理减少对水体的人为扰动后,近海系统会通过复杂的自我调节过程进一步恢复自身生态。本论文针对近海富营养化-缺氧-酸化的科学热点,对两个大型河口——珠江口和切萨皮克湾进行了比较研究,定量分析出两个系统拥有不同的耗氧有机物来源及其原因,提出了切萨皮克湾存在自我调节的pH缓冲机制,对今后近海系统富营养化和酸化问题的研究有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是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除了公认的AD风险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以外,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AD风险
编者按2022年1月28日晚,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黄河入海 盛世新春——2022齐鲁民俗网络春晚”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和央视频、闪电新闻、抖音、快手等10余个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不仅收视突围,全网观看量更高达420万。整场晚会时尚动感,匠心独具,亮点纷呈,以新国风、新民俗和台网联动的新方式,给予观众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获得观众网友一致好评和点赞。现刊选部分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碳自由基和π体系自由基正离子具有高反应活性,通过这两种活性中间体与不饱和键或亲核试剂的反应是实现碳-碳及碳-杂键构筑的重要手段。有机电化学因其绿色、环保等优点,为合成化学提供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该论文通过电化学氧化实现了炔烃的二氟甲基化、烯烃的炔基化以及芳环甲基的选择性氧化等新反应。含二氟甲基官能团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自由基的二氟甲基化反应是引入该官能团的高效策略。因此开发稳
第一部分:羟氯喹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是风湿免疫科常用的一种治疗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基础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较好的优势,并且被国内外的专家和机构推荐为治疗SLE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因其形态上的特征而得名,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也是介导天然免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最具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高感染率、高耐药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分子流行病学作为一种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手段,能够很好地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有效信息。追踪传染源和查证传播途径是长期困扰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分子流行病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因分型技术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有力工具,在研究结核病传播规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理想的基因分型技术应当具
近年来,卤素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如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高的光吸收能力,高的缺陷容忍度等备受关注,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以此为基础,所制备的光电子器件也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目前,钙钛矿光电探测器(PPDs)的探测灵敏度在不断提高,波段从近红外-可见光-紫外,再到高能射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效率也稳步提升,器件稳定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为该材料及其器件在未来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极高的表面灵敏度,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催化、能源等各个领域。目前公认的SERS的增强机理有两种,电磁场增强机理和化学增强机理,其中电磁场增强机理被认为是SERS增强的主要贡献者。纳米粒子之间的近场耦合效应,可以在纳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的连接处产生超高的增强,导致热点的形成,在SERS增强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纳米结构的空间体积很小,控制其中热点的精确位
TRIM25属于TRIM家族蛋白,它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在细胞增殖、发育、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抗病毒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1]。RIG-Ⅰ信号通路隶属于RLR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人体内重要的抗病毒信号通路。该通路的激活源于RIG-Ⅰ的构象变化,入侵病毒的RNA释放其N端的串联CARDs结构域,进而与TRIM25的C端PRYSPRY结构域相互结合。TRIM25结合RIG-Ⅰ后,通过其E3泛素
红树林是陆海动态交界面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沉积物是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源”和“汇”。重金属在红树林湿地的富集严重影响着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东南红树林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沉积物总铬含量的污染水平和铬形态的分配情况,分析了沉积物对Cr(Ⅵ)吸持及其还原为Cr(Ⅲ)的潜力,估算了沉积物Cr(Ⅵ)暴露的人体危险熵值和致癌风险值;探究了沉积物含铁矿物的矿物学演变过程,以期实
近年来,光场调控由于其在经典及量子相干调控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光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其中,诸如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光场空间结构调控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光通信,光学成像及高维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发展。我们注意到,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光学的范畴,而关于光场调控与非线性光学过程结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光学图像处理及量子成像方面,仍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结合非线性光学与傅里叶光学,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