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PPP模式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方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的形式,来解决PPP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融资难等问题。然而,由于目前社会资本方对于PPP产业基金(以下简称“PPP基金”)相关会计处理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操作空间,可能引发其对PPP基金在合并关系判定上的不合规问题。2015年和2016年发布的《企业年报监管报告》中均提出了此类问题,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也针对该类问题向相关企业进行问询。由此可以看出,PPP基金合并问题不仅现实存在,且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随着PPP基金合并会计问题逐渐暴露,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弥补我国文献研究在这一领域上存在的不足、尝试进一步矫正和规范社会资本方对于PPP基金的合并关系确认和相关会计处理等操作,本文尝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PPP基金融资理论、合伙企业理论、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等理论研究作为基础,采用实务型案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手法展开本文研究。首先,本文列举了三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PPP基金融资交易架构,对其中社会资本方是否应合并PPP基金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尝试通过具体的融资架构来深入分析“权力”、“可变回报”、“权力与可变回报的关系”以上控制三要素的应用方法;其次,针对本文第四章描述的PPP基金融资交易架构,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分别依次进行研究,即:PPP基金是否应合并项目公司、社会资本方是否应合并PPP基金,以及社会资本方是否应合并项目公司。针对每个层次的组织结构,深入分析影响融资架构中各交易对手间的合并关系判定的因素、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可能产生的不同合并关系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最后,在上述分析探讨的基础上,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方对于PPP基金不同的合并会计处理,可能产生的对其自身财务报表和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影响。思考社会资本方在有效降杠杆的同时,能够合理合规地披露PPP项目的可行性对策。本文通过对PPP基金合并会计问题的探索与讨论,为影响PPP基金是否应被纳入合并的判定因素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期望为规范社会资本方和其他投资方对PPP基金的会计处理、提高其财务报表准确性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