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埋线法对肥胖性脂肪肝大鼠血清 ALT、GGT及肝细胞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透穴埋线法对营养性肥胖脂肪肝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和肝细胞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2只,喂以普通饲料(普食组);一组48只,喂以高脂饲料并定期腹腔注射CCL4造模(高脂组),6周后造模结束。高脂组筛选出体重最重的大鼠3 0只,随机解剖1 0只,剩余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透穴埋线组,每组10只,眼眶取血检查血清ALT、GGT水平。加上普食组符合要求的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共分3组。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大鼠在透穴埋线组大鼠埋线时放入大鼠固定器中20分钟。透穴埋线组大鼠在实验第1天时在中脘、两侧天枢、丰隆,第15天时在阴交、两侧章门、肝俞穴处进行透穴埋线。30天后,判定疗效。三组大鼠麻醉解剖取左心室血,每只大鼠取血4-5ml,送生化室测血清ALT、GGT,取肝左叶做病理切片对比观察肝细胞病理学改变。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恢复普通饮食(喂以普通饲料)。实验结束后对各检测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造模6周后,随机解剖的 10只大鼠镜下观察发现肝细胞内出现脂肪颗粒,认定造模成功。实验结束后透穴埋线组大鼠血清ALT明显较治疗前下降(P<0.05),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GGT有所下降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ALT、GGT均无明显下降;三组间 GGT无明显差异。相同视野内,透穴埋线组大鼠肝细胞胞浆内脂肪颗粒数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用高脂饲料与皮下注射CCL4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有效的建立肥胖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比较符合人类脂肪肝的实际情况。透穴埋线法对脂肪肝大鼠肝细胞损伤有很好治疗作用,能改善细胞内脂肪颗粒堆积状况;能降低血中ALT水平,将之降至正常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   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对多发性抽动症的认识和现代医学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神经递质失调理论,探讨六味地黄丸对 TS 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
  目的:通过观察优化三联疗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评分、经颅多普勒(TCD)频谱的变化,探讨优化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
  目的:建立BALB/C小鼠硬皮病模型,研究当归四逆汤对硬皮病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硬皮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硬皮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1.动物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