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建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思想建党常态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具体贯彻。思想建党常态化的基本特征是其区别于一般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标示。通过解决全体党员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本领恐慌”问题,构筑“不想腐”精神堤坝,力促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常”“长”二字,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思想建党常态化的重要旨归。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要求厘清其思想之基、审视其历史之镜。在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思想建党实践,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都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重要遵循。认真审视和科学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的实践进程和经验总结,能够为新时代思想建党常态化提供足够的历史镜鉴,实现已然、实然和将然的统一。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要求甄别其现实之境、探析其困境之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大潮日趋高涨,思想建党常态化必然受到社会外部环境和党建内部因素的影响,面临社会思潮与理论导向“存分歧”、话语方式与理论宣传“有距离”、网络传播与思想阵地“现障碍”、党员作风与组织纪律“需常抓”、党员信念与教育目标“有差距”以及党员教育与日常生活“待融合”等诸多问题。只有从党员自身、党的建设和社会环境几方面找准病根,探究其陷入困境的根源所在,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要求建构其应对之策、提出其优化之径。思想建党常态化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综合的党建教育系统,其推进过程要求具备协同思维。一方面,既从外部发力,协同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安全,又同时坚持内部优化,协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六大建设;另一方面,要求在遵循思想建党常态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协同党的理论创新持续化、话语方式大众化、网络传播规范化、组织管理制度化以及学习教育日常化,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由阶段式、任务式、运动式转向常态化,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