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酞菁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是一类在结构上与卟啉、叶绿素很相似的化合物。由于酞菁对光、热的稳定性好,在染料、颜料、光电材料、催化剂、光动力学疗法、荧光分析等方面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开拓酞菁化合物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综述了酞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它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同时结合本文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对蛋白质分析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蛋白质光度分析法,如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共振散射法等方法研究的现状。然后提出了论文设想。 第二章以4-羧基邻苯二甲酸酐为主要原料,钼酸铵作催化剂,煤油作溶剂,在185~195℃条件下,液相法合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四羧基金属酞菁衍生物(CoC<,4>Pc、AlC<,4>Pc、MnC<,4>Pc),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 第三章运用共振散射法研究了三种四羧基金属酞菁衍生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根据蛋白质在弱酸性条件下对CoC<,4>Pc散射信号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基于共振散射技术检测蛋白质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反应体系最大RLS位于332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SA、HSA、γ-IgG、E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1.79μgmL<-1>、0.0-1.50μg mL<-1>、0-1.75μg mL<-1>、0-2.0μg mL<-1>,检测限分别是17.72ng mL<-1>,16.02ngmL<-1>,16.84 ng mL<-1>、19.20ng mL<-1>。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检测,分析结果与临床数据相吻合。 (2)在pH3.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适量蛋白质能增强AlC<,4>Pc的共振散射信号,最大RLS位于388nm处,由此建立了共振散射法测定蛋白质的方法。BSA、HSA、γ-IgG、EA、TPHS线性范围分别为0-1.75μg mL<-1>、0-1.50μg mL<-1>、0-2.00μg mL<-1>、0-2.50μg mL<-1>、0-1.63μg mL<-1>,检测限分别为15.71 ng mL<-1>、15.79 ng mL<-1>、16.61 ng mL<-1>、14.80 ng mL<-1>、17.89 ng mL<-1>,用TPHS为标准检测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检测结果与双缩脲法结果相符。 (3)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适量的蛋白质能够增强MnC<,4>Pc的共振散射信号,反应体系最大RLS位于385nm处,且增强的散射信号与蛋白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据此建立了MnC<,4>Pc共振散射法检测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测定BSA、HSA、γ-IgG、E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0μg mL<-1>、0-2.0μg mL<-1>、0-1.75μg mL<-1>、0-1.75μg mL<-1>,检测限分别是16.37 ng mL<-1>、17.62 ng mL<-1>、19.41 ng mL<-1>、20.72 ng mL<-1>。方法用于人血清总蛋白和尿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数据相符。以上实验均讨论了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对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研究还发现各种有机酸、多数金属离子和其它共存物基本不影响测定。三种方法均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体系稳定、灵敏度高等优点。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直接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其他文献
光学纯的亚砜化合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它的用途分为三种:一是手性中间体和辅剂;二是手性配体和催化剂;三是手性药物,如Esomeprazole。 手性亚砜合成方法主要有,一、酶或
1.本文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出39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其中包括30个单-1,2,4-三嗪衍生物I-56和9个双-1,2,4-三嗪衍生物II-45。利用IR、1H NMR、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
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来看,古人虽然没有受过完整的语文基础教学,但是依然不断地去实践,从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并花费较大的精力。如今,人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是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重大进步。对基础知识的教学需要语言理论上的指导,避免出现仅凭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现象。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苯甲醛在化妆品、香料、食品、医药等工业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苯甲醛主要是通过甲苯气相氧化和苯甲醇液相氧化等工艺生产,但往往副产物多,选择性低。因此,研究生产高质量苯甲
本论文旨在探索金属硫属化合物纳/微米材料的化学合成路线。通过水热合成技术与前驱物热分解的手段制备了硫化锌、硫化镉、二硒化锰与二硫化三镍、硒化镍、八硫化九钴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