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素有“白色瘟疫”之称。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2007年全球就有927万起结核发病病例,并且中国是发病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显然,结核病在我国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核病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结核病控制面临三大挑战——流动人口结核,耐药,合并HIV感染。流动人口结核疫情高、病情重和流动性大等不利因素决定了其与常住人口结核的控制策略应有所不同。直接面试下短程督导化疗,即DOTS策略,作为公认的最有效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在结核病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控制结核战略中,首先强调的便是扩展和加强高质量的DOTS规划。DOTS策略的执行和病人的依从情况直接关系到病人能否治愈。世界卫生组织曾下过定义,DOTS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服药过程需与规定的服药要求一致,这就指出了整个DOTS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服药依从。对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病人的DOTS依从性尤其是服药依从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常住人口肺结核病人选取的是山东省三个地级市的六个样本县/市/区中的36个乡镇自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9月30日登记的819例病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选取的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济南、东营、烟台、滨州、青岛、临沂、潍坊7市的12个县/市/区自2007年1月1日以来登记的314例病人。本研究对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了病人的督导管理现状和取药、检查依从情况,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可能的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求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山东省肺结核病人尤其是常住人口病人的督导管理薄弱,基层医生的积极性不高。尽管管理力度不强,但大多数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病人能够遵医嘱定期到结防所取药和检查。常住人口病人不能定期取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副作用,而流动人口病人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或交通不方便。常住人口病人不能定期检查主要是因为自己感觉不需要,流动人口病人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或没时间。山东省91.1%的常住人口肺结核病人和84.1%的流动人口病人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坚持规则服药。漏服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忘记和药物副反应两个方面,中断治疗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副反应。影响常住人口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住所到最近的卫生院所需时间、住所到县结防所所需时间和对结核病优惠政策的激励性评价,而流动人口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病人现在从事职业和患病后是否接受过结防知识宣传教育。本研究认为,DOTS策略是提高治疗依从性、防治结核病的最主要手段。研究建议,大力贯彻国家的优惠补助政策,加大结核病专项资金投入,提供更多优惠激励措施;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病人卫生服务可及性;重视防治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医生的督导和访视作用;重视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综合措施促进流动人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