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思聪先生是我国早期专业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6-1948)选取来自于我国各地的四十首民歌,为它们编配钢琴伴奏并命名为《中国民歌新唱》(共两辑),这是他在民族多声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积极尝试,也是他努力探索民族化和声的实践结晶。本文主要从《中国民歌新唱》的旋律调式与音乐结构、《中国民歌新唱》的和弦结构、《中国民歌新唱》的和声运用、《中国民歌新唱》和声运用的思考四个方面探讨了马思聪先生的民族化和声运用情况,观察出马思聪先生以个人的创作实例展现出“继承和声传统、创新民族风格、探索地域特色”的和声运用理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马思聪先生的和声探索经验予以总结,希望他的经验、成果能够作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