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有关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涉及地域广泛,成果丰富。但往往从城市聚落或乡村聚落角度做单一方面的研究,鲜有以"历史聚落地理"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聚落的研究有必要从聚落整体角度出发,对一定区域内的乡村、城市以及城乡聚落之间的所谓"似城聚落",进行全面性、联系性的研究,从而探索不同类型的聚落之间存在的规律与联系。本文即是对一地区聚落整体的地理分布进行系统研究的尝试。文章主体分为四大部分,以聚落三分法,分别对村落、集镇、县城的地理分布问题进行探究: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青县村落的数量和分布问题;第二章分析集镇在清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第三章则对县城位置,城乡聚落的空间距离,关联方式,以及对三种聚落彼此关系进行研究;第四章,是对清代至民国这一全时段中形成的聚落地理分布情况的总结,发现青县的聚落选址和分布上,有明显的沿河流分布和呈现出以运河为界东西分布的不均衡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得出清代青县聚落所呈现出的几大规律:一、行政管理和经济交通因素是影响聚落设置分布的主要因素;二、以运河为界青县运东、运西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东西两区聚落分布的明显不均衡;三、以陆路干道和运河航线组成了青县主要的交通线路,并成为县境之内空间联系的主要形式,促使道路交汇处的枢纽聚落加快发展,也吸引一些新兴的聚落向交通线靠拢,从而使得青县各层级的主要聚落多临河分布或临近于交通线分布;四、清代至民国时期,受青县县域轮廓和县城位置的影响,总体聚落分布呈现出,以县城为中心点,各集镇、村落多分布于扇形区域范围内的特点,同时在一些时段,青县主要集镇的分布又具备集中在县城南北两翼,两大集镇密集区的特点。五、清代青县已经形成县城为主中心,以兴济镇和杜林镇为区域副中心的"三中心"的聚落格局,在三个中心周边形成聚落的密集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清代青县聚落的地理分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专题,从聚落的三个层次角度做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从历史聚落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清代至民国,各时期青县的聚落分布的情况,并且尝试探讨了青县聚落的分布在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着重探讨其中不同层级聚落间的关系,发现存在的特征和规律,这对于如今城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