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业是辽宁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之一,对全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辽宁省渔业发展尤其是6个沿海城市(大连、营口、丹东、盘锦、葫芦岛、锦州)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辽宁省渔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背后仍然是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优势、以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换取的经济增长和捕捞为主的粗放的经营增长模式。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多重的难题,经济新常态下,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水污染日益严重、对渔业企业的环境资源要求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辽宁省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Gompertz曲线、SWOT态势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2000年到2012年辽宁省渔业经济数据以及辽宁省6个沿海城市渔业经济现状,并在综合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将Gompertz曲线运用在渔业产业结构分析上,拓展了Gompertz曲线的应用领域。采用Gompertz曲线预测得出2015年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9.5%,与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速10.2%的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指出促进辽宁省渔业发展和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必要性。2、在时间维度上,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方法对2000到2012年辽宁省渔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辽宁省渔业支柱产业是海水养殖业,发展潜力很大;近年来由于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饱和,主导产业正从建筑业转变为海水养殖;辽宁省渔业潜导产业为水产苗种。3、在空间维度上,对辽宁省14个市,特别是6个沿海城市渔业经济的资源禀赋、基础建设和渔业经济结构等进行SWOT态势分析,提出渔业经济三极发展系统:以大连渔业发展作为辽宁省渔业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充分发挥增长极效用;以丹东、盘锦和营口为中心形成的辐射周边区域的第二增长极,有效整合鞍山、辽阳和本溪等地区的资源,推动全省渔业深入发展;第三增长极则是以葫芦岛和锦州为中心,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形成面向内陆发展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