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本溪组~山西组自然伽马高异常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利用50余口岩心、测井资料及样品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本溪组~山西组自然伽马高异常层的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在研究区本溪组~山西组地层中共识别出8层自然伽马高异常层(自底至顶依次编号为Ga~Gh),其中,本溪组底部(Ga)、晋祠组8、9#煤层底部(Gc)和山西组5#煤层底部(Ge)三层具有全区可追踪性和对比性。基于异常层粘土矿物组成、测井响应和放射性元素组合等综合分析,指出三层主要伽马异常层岩石类型以火山蚀变粘土岩为主,并结合Ga、Gc和Ge异常层厚度和幅值等参数,查明了Ga、Gc和Ge异常层的平面分布规律,整体呈NW-SE变薄、降低的趋势。并探讨了其它引起自然伽马高异常的岩石类型,如炭质泥岩、火山蚀变凝灰岩和侵入岩等。结合内蒙古造山带同沉积期的岩浆活动研究成果及研究区的沉积相展布探讨了自然伽马高异常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受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不断俯冲、消减的影响,内蒙古造山带于晚石炭世本溪期、晋祠期和早二叠世山23期等发生过多期中酸性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富含U、Th元素的火山物质,构成Ga、Gc和Ge等主要自然伽马高异常层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制约了U、Th等放射性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其中具较强水动力条件和氧化环境的沉积环境(如水下分流河道、障壁砂坝等)利于U、Th等放射性元素的迁移,而具还原和较弱水动力条件的沉积环境(如泻湖、泥坪、泥炭沼泽、分流间湾等)形成对放射性元素具较强的吸附性能的暗色泥质沉积物,促进了U、Th元素的沉淀富集,利于自然伽马高异常层发育。从烃源岩演化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两方面探讨了自然伽马高异常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Ga、Gc、Ge层的平均生热率占盆地岩层平均热流值的比重分别为74%,36%和32%,认为异常层段岩层U、Th等放射性元素释放的热量具较大的热流值贡献,加速了烃源岩的热演化;自然伽马高异常层具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指形或剑形”、高钍铀、高声波时差、低电阻和中—低密度、层位稳定、分布广泛等显著的识别标志,在无芯钻井及缺乏海相标志层的陆相井区,可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响应、辅以其它测井曲线开展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
其他文献
我国煤炭开采条件复杂,矿井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以煤矿瓦斯事故最为严峻。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探查不明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目前,在矿井巷道采用地球物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f-Si-N纳米复合结构薄膜结构形式、相变以及外压下的性质。  首先对Hf、Si、N的单原子或者是分子的能量进行了验证性
机器视觉检测的连续性、非接触和通用性好等优点使其成为零件检测的一种革新手段。现有的血管支架的人工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自动化、快速、高可靠性等要求。本课题采刚机器视觉
板坯大侧压定宽压力机作为在线调宽技术的最新应用形式,相较于其他调宽技术在提高板坯质量、降低切损量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定宽压力机的
基于热声制冷设备所具有的诸多优秀特性,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尤其是对于集成微电子电路散热的问题,研究的方向包括如何能够提高制冷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
陕北侏罗系煤田是我国现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量最大的煤田之一,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优越,是我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的重点区域。然而该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在暴雨诱发条件下极易发生变形,形成泥石流。本文所选研究区位于都江堰市西北部龙池场镇龙溪河流域,汶川大地震对该区域造成的影响异常严重,泥石流流域内堆积着大量地震滑坡造成的松散物质,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010年8月13日龙溪河流域遭遇特大暴雨,引发群发性泥石流,造成龙溪河整体抬高近5m,掩埋房屋道路,并且流域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