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枞阳县为典型亚热带北缘丘陵岗地气候,马尾松和落叶阔叶树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是其主要植被类型。本研究采用钻土芯与内生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马尾松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种类型(0-20%、20-40%、40-60%、60-80%和80-100%),设置15块20m×20m的标准样地,系统比较了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占林分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细根生长量及季节动态变化、细根养分元素含量(N、P、K、Ca、Mg)变化和不同林分土壤养分状况,细根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树种组成比例对根系及土壤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马尾松不同的混交比例对细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细根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混交比例41-60%>0-20%>21-40%>81-100%>61-80%。研究区域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的平均值为1.693t·hm-2。   (2)5种比例混交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均很明显,随土层增加细根生物量趋于减少,且大部分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cm的范围内。这与该地区的土层较浅以及树种根系的分布特性(深根、浅根树种)密切相关。   (3)5种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变化,均在6、7月份达到峰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41-60%林分年生物量净增值比其他4种混交林分要高。   (4)5种混交比例林分30cm土层内细根年生长量在0.614~0.988t·bm-2·a-1之间,5种混交林分的细根年生长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份。各个混交林分细根年生长量大小依次为,41-60%(0.988t·hm-2·a-1)61-80%(0.899t·hm-2·a-1)>21-40%(0.775t·hm-2·a-1)>81-100%(0.745t·hm-2·a-1)>0-20%(0.614t·hm-2·a-1)。   (5)在0-30cm土层中,41-60%混交林的细根比根长和根长密度都大于其它4种比例的混交林分,并且41-60%混交林分的根长密度在不同土层间的变化较小。这说明41-60%混交林中树木根系分布比较理想,有利于各个土层的养分和水分资源被充分利用,在该种比例下马尾松和其它混交树种能够协调生长。   (6)5种混交林分的氮、磷、钾、钙和镁的养分储量均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cm土层的养分储量明显高于10-20cm和20-30cm土层。在0-30cm土层中,细根氮的储量为:41-60%>61-80%>80-100%>21-40%>0-21%;细根磷的储量为:41-60%>80-100%>61-80%>0-21%>21-40%;细根钾的储量为:80-100%>41-60%>61-80%>0-21%>21-40%;细根钙的储量为:41-60%>0-21%>80-100%>61-80%>21-40%;细根镁的储量为:41-60%>61-80%>80-100%>21-40%>0-21%。   (7)在0-10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与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和孔隙度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和含水量达到显著正相关。在10-20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与全磷、有机质、含水量和孔隙度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达到显著正相关。在20-30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与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和孔隙度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和全钾达到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数据环境和提高数据互操作性近年来越来越重要,许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商,已经提出很
本研究以西藏色季拉山的方枝柏纯林、急尖长苞冷杉纯林和方枝柏急尖长苞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林型下长鞭红景天和优势种的更新,了解长鞭红景天在不同林型下的更新情
AP1基因是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在花器官发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提取小黑杨中与拟南芥AP1基因同源的PsnAP1-1和PsnAP1-2基因。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序列分析,PsnA
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严重危害葡萄生产,是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控为主要措施,在葡萄生长季需多次、大量施用化学
提出一种采用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控制的结构及原理.即采用两个BP神经网络,一个用来对被控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另一个用做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并对具有未知外部负载干扰的电液位置伺服
对破坏山体周边不同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找出最优的恢复模式,可为今后破坏山体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和模式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萨维诺夫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乡土造林树种,本研究主要从广西七坡林场的提取出的优良的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菌株,以一定比例混合,接种于马尾松种子,经过广西派阳山林场的苗圃培养和造林
城市绿道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交通通勤等方面作用明显。中国绿道理论研究落后于国外,但近十年间发展迅速,部分大城市的示范作用使得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绿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尤其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积累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和管理资料。随之而来的是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大量信息被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