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次贷危机后,受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口下降、内需不振的状态,为此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振生产,拉动内需。在完成了几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后,我国经济又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社会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大量流向金融、房地产等高回报行业,资产管理市场快速增长,出现了杠杆过高,多层嵌套明显,通道业务显著等问题,带来了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为防控风险,监管部门先后制定了诸多政策和法规,尤其是在2018年4月,中央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给资产管理市场定性立规。资管新规的实施不仅仅调整了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秩序,它对个人和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活动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房地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本的流向非常敏感,资管新规对房地产融资中广泛运用的通道业务、“明股实债”等非标资产的严格管控,在规范混乱的资产管理市场的同时,也导致房地产业“失血”严重,风险骤现。将资管新规与房地产融资结合起来,从源头的资本市场开始,研究资管新规的作用路径与房地产企业在监管变化下对于融资模式的选择与创新,旨在弥补房地产融资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只针对行业需求和财务考量,忽略其他市场变化所带来影响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华夏幸福是房地产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它在行业第一梯队中排行适中(2018年综合实力排位第七),能够反映房地产企业的普遍现象,同时,华夏幸福又有着产业新城这一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业务,对该企业开展研究,无论是从当下还是着眼未来都具有重大价值。本文以华夏幸福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华夏幸福在资管新规影响下对融资模式的选择与创新给企业经营和财务带来的影响。论文从研究资管新规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路径入手,运用因素分析法和财务指报分析法研究资管新规对房地产企业不同融资模式的影响程度,同时探究房地产企业应对新规的融资模式变化与创新。研究发现,资管新规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的资本投向和控制金融机构的资本投量,实现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调控。房地产企业因政策层面的原因导致融资受限而短期内难以解决时,会优先考虑通过债务获得足够的资金,不会过多考虑保证资本结构的稳定,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开始趋向业务双轨化,传统售卖模式与轻资产模式并行,进行融资内源性优化。通过对资管新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影响的研究,能够了解金融政策对资本与房地产两个市场产生影响的运作路径,了解房地产企业在出现资金缺口时的融资偏好;通过对内源融资构成的研究,发现了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些研究对于资本市场政策的制定修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探索以及将来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