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出发点,参考开源的APM电路原理、Ardu Pilot源码,以复合式VTOL无人机为载体,研发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软件飞行控制系统。首先,提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单片STM32F407VET6为主控芯片,双IMU模块采用SPI通讯协议的MPU6500模块,磁力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HMC5883L模块,气压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BMP180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出发点,参考开源的APM电路原理、Ardu Pilot源码,以复合式VTOL无人机为载体,研发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软件飞行控制系统。首先,提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单片STM32F407VET6为主控芯片,双IMU模块采用SPI通讯协议的MPU6500模块,磁力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HMC5883L模块,气压计采用IIC通讯协议的BMP180模块,GPS采用NEMA模组串口通讯协议的GPS,接收机PWM信号读取采用PPM信号解析的方式读取各个通道的PWM信号,PWM信号输出采用IIC通讯协议PCA9685模块的方式输出PWM信号,无线数传采用串口通讯协议的HC-12模块,外加IIC通讯协议的OLED显示屏,用于显示飞行控制系统的相关状态信息。其次,先介绍说明了复合式VTOL无人机飞行控制原理,然后介绍说明各个器件的原理,最后提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设计方案,包括:总体飞行控制流程方案、姿态解算流程、位置解算流程、姿态控制流程、位置控制流程、PID控制流程、手动模式控制流程、定高模式控制流程、定点模式控制流程等。最后,提出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源码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软件源码以模块化的方式编写,采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MDK编译软件编译开发。工程文件,以STM32F407的标准库工程文件为模版,建立子文件夹:Libraries文件夹、UAV文件夹、USER文件夹。其中,在Libraries文件夹下创建“气压计”、“磁罗盘”、“GPS”等子文件夹,文件夹下建立“.h”和“.cpp”文件,采用C++编程语言编写相应模块的驱动源码,软件结构形式采用父子类的形式,父类为上层应用层所调用的函数接口,子类继承父类的接口,针对不同型号的模块,编写不同的源码程序,从而实现软件模块化;及一些函数库或算法库源码,“PID”、“导航”等。UAV文件下是一些“.h”头文件源码,是针对复合式无人机VTOL的应用层源码程序的一些宏定义、相关功能设置、参数管理等。USER文件下的“main.h”,为整个工程程序的入口,通过调用Libraries文件、UAV文件夹下的相关函数接口,加上飞行控制算法,完成复合式VTOL无人机的不同飞行姿态。
其他文献
梅花(Prunus mume)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在中国有3 000多年栽培历史,深受大家喜爱。低温是影响梅花栽培应用的重要环境因素,抗寒育种一直是梅花育种的重要方向。在江南地区,早春的低温(低于-3℃)会对花朵造成严重冻害,从而极大地影响观赏价值。WRKYs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参与响应非生物胁迫等过程。本研究通过低温处理‘江梅’(Prunus mume‘Jiangmei’)、‘红颜
土壤呼吸监测是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环节,对全球碳平衡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气室监测法应用最为广泛,但长时间监测会导致土壤呼吸低估。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开放型土壤呼吸监测仪,目前已能得到土壤呼吸值,不过其内部传感器布点、土壤呼吸计量模型准确性有待提高。本文首先通过贝叶斯理论研究了气室内传感器的最优布点,接着通过组分质量守恒理论并结合开放型气室的特点,提出了组分质量守恒的
本研究以聚乙二醇为相变功能链,蓖麻油为支撑链,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SSPCM),再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为储能单元,以木材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制备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PCESW)。研究首先对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聚乙二醇分子量和交联剂的种类对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能影响;然后通过改进浸渍工艺,对相变储能木质复
服饰配件的产生和发展,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饰配件在运动品牌中也有所体现,服饰配件具有自己的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可以通过这样的搭配,使得运动品牌的外观形象更加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运动品牌中的不足之处,迎合了人们审美需求,使得服饰配件的实用性在运动品牌中能够有所体现。当前,很多人们为了跟上潮流、欣赏自身,都喜欢搭配一些配件,在运动品牌方面,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国,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对于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传承更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非遗与精品线两者的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并为研究提供实例支撑。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
国兰是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部分地生兰,共有8个物种。由于兰科植物存在自然杂交种,其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更为困难。无论是传统的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鉴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国兰几个争议种的分类问题。本研究通过国兰叶片解剖探究国兰8种植物更多稳定有效的差异特征,从而在解剖水平对国兰植物进行物种间的聚类和比较。通过DNA条形码技术试从分子层
随着全球化与资本深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落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形态”与“景观结构”面临巨大的冲击。目前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集中在成熟的个体样本研究,缺乏对于偏远乡村的关注,存在着研究边界狭隘的现状问题。泰顺县作为中国廊桥之乡、浙南山区文化大县,三魁镇作为泰顺县境域内廊桥历史最古老、民俗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历史乡镇,同时又是浙南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与交通强镇,地处吴闽交汇点,受闽越文化的双重影响,具备
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创新驱动、协调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农业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创业导向以提升企业绩效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东北三省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业导向对农业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农业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农业企业绩效无显著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