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特征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与资本深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落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形态”与“景观结构”面临巨大的冲击。目前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集中在成熟的个体样本研究,缺乏对于偏远乡村的关注,存在着研究边界狭隘的现状问题。泰顺县作为中国廊桥之乡、浙南山区文化大县,三魁镇作为泰顺县境域内廊桥历史最古老、民俗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历史乡镇,同时又是浙南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与交通强镇,地处吴闽交汇点,受闽越文化的双重影响,具备多处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村落文化景观。本文以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三魁镇5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区间,揭示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时空演化特征,使其得以准确认知,为三魁镇美丽乡村建设能够稳步进行提供依据,为浙南乡村及中国偏远乡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意义。从村落文化景观类型构成及影响因素来看,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同文化背景的村民对于生活环境的理解有着明显区别,并集中的表现在聚落营建、村落产业与村落管理模式之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三魁村落文化景观是三魁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的集成体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演化过程来看,经历了“萌芽期——转折期——复苏期——兴盛期——成熟期——稳定期”6个时期的演化,三魁村落文化景观在村落风貌、文化、产业及村民生活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出于耕地资源的争夺、宗族意识的趋势积极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时间维度来看,氏族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三魁村落文化景观的时间演化特征,并最终呈现以农耕景观为主导的物象演化和以多元共存为目标的文化演化特征。从空间维度来看,并结合GIS分析的结果,三魁镇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分布与山地环境特征显著相关,呈现出突出的分异性规律,形成了农耕型、宗教型两类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分布模式。由此可见,村落文化景观作为村落研究的重要范畴,具有多维度、多面向的开放特征,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开展村落研究,可以从发生机制上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过程体现出来,这为今后乡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能够直观地反映区域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型基地之一,发展潜能巨大,近年来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活动正深刻影响着蚌埠市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蚌埠市为对象,借助1995、2005、2015年三期遥感数据源,运用RS、GIS和Fragstats等技术,对蚌埠市1995—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驱
梅花(Prunus mume)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在中国有3 000多年栽培历史,深受大家喜爱。低温是影响梅花栽培应用的重要环境因素,抗寒育种一直是梅花育种的重要方向。在江南地区,早春的低温(低于-3℃)会对花朵造成严重冻害,从而极大地影响观赏价值。WRKYs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参与响应非生物胁迫等过程。本研究通过低温处理‘江梅’(Prunus mume‘Jiangmei’)、‘红颜
土壤呼吸监测是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环节,对全球碳平衡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气室监测法应用最为广泛,但长时间监测会导致土壤呼吸低估。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开放型土壤呼吸监测仪,目前已能得到土壤呼吸值,不过其内部传感器布点、土壤呼吸计量模型准确性有待提高。本文首先通过贝叶斯理论研究了气室内传感器的最优布点,接着通过组分质量守恒理论并结合开放型气室的特点,提出了组分质量守恒的
学位
本研究以聚乙二醇为相变功能链,蓖麻油为支撑链,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SSPCM),再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为储能单元,以木材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制备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PCESW)。研究首先对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聚乙二醇分子量和交联剂的种类对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能影响;然后通过改进浸渍工艺,对相变储能木质复
学位
服饰配件的产生和发展,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饰配件在运动品牌中也有所体现,服饰配件具有自己的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可以通过这样的搭配,使得运动品牌的外观形象更加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运动品牌中的不足之处,迎合了人们审美需求,使得服饰配件的实用性在运动品牌中能够有所体现。当前,很多人们为了跟上潮流、欣赏自身,都喜欢搭配一些配件,在运动品牌方面,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国,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对于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传承更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非遗与精品线两者的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并为研究提供实例支撑。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
国兰是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部分地生兰,共有8个物种。由于兰科植物存在自然杂交种,其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更为困难。无论是传统的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鉴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国兰几个争议种的分类问题。本研究通过国兰叶片解剖探究国兰8种植物更多稳定有效的差异特征,从而在解剖水平对国兰植物进行物种间的聚类和比较。通过DNA条形码技术试从分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