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统计胆石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对照分析社区正常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探讨中医体质分型与胆石症发病的关系,帮助胆石症患者辨体论治,进而运用中医体质学理论对胆石症患者进行体质调理,还可对易感体质加强预防,以实践中医“治未病”。方法体质分类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9种体质分类方法,体质辨识方法采用体质量表问卷方法。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120人和对照组120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问卷,填完后问卷当场收回,对填写有障碍者则由调查员询问后代为填写,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及成组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两组受检者的资料,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t检验进行均数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计量率的比较,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的120例胆石症患者中,女性73例,男性47例。胆石症组各中医体质的例数及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湿热质35例,占比29.17%,痰湿质25例,占比20.83%,气虚质15例,占比12.50%,气郁质14例,占比11.67%,血瘀质9例,占比7.50%,阳虚质8例,占比6.67%,平和质7例,占比5.83%,阴虚质7例,占比5.83%,特禀质患者0例。其中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为其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病例组中除湿热质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8种体质类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差异上,病例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发病年龄上40-60岁中年人居多,尤其是该年龄段的女性比例明显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症的发病与中医体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来看实性体质较虚性体质易发胆石症,尤其是湿热质人群可能对胆石症更具有易感性。运用中医体质学理论,对湿热质人群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体育运动、性格情志及药膳等方面进行调理,可以一定程度帮助恢复中医体质的平衡。对于未患胆石症者有积极预防,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对于胆石症患者有“既病防变”的作用,对于行胆石症术后的患者,有利于防止胆结石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