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视角下“代际人情差异”研究--以豫化W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特殊的人情社会,人情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研究都注重对人情功能的探讨,对人情差异的关注并不多,有关代际人情差异的研究更是稀缺。在现有的代际人情差异研究中,多为宏观层次的描述性研究,微观层次的阐释性研究较少。总的来讲,现有研究指出:一是获致性的次级关系逐渐占据人们的关系网络,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理性、正式和科层化;二是大部分学者都试图建立宏观的乡村社会结构,在此之中谈论人情差异;三是农村子辈建立了功利性的个人关系网,人情成为实现短期利益目标的工具手段。上述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首先,未指出实践过程中的人情理性化是怎样出现的;其次,未能具体描述人情的实践过程,无法说明代际人情差异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互惠的视角出发,分析农村代际人情差异生成的内在机制。
  为了探讨农村代际人情差异是如何产生,本文建构了基于社区情理的互惠分析框架,该框架的内在逻辑是:“社区情理”更多的指向一种“认知观念”和个体情感,而非宏观上的“中国文化”;地方社区情理通过情感因素、面子文化、参照群体和社会化途径四个因素影响个体的认知因素,使村民间的互惠机制发生变化;互惠机制作为制约人情行为的文化规范,对当地人情实践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人情代际差异的出现。简言之,社区情理通过作用于互惠机制,进而影响农村的代际人情差异。
  回归现实情境,本文借助基于社区情理的互惠分析框架,选取位于豫北的W村落共同体作为个案,并在探讨个案的过程中回答该村代际人情差异产生的机理。首先,随着社会变迁,乡土社会的关系网络出现变化,即由传统的宗亲、血亲网络向外延伸,并与正式关系相结合,主要分化为血亲关系网、姻亲关系网以及拟亲缘关系网;其次,在各关系网中,村民的人情实践出现差异,当地的面子文化、个体的参照群体、个体对情感的关注度以及个体的社会化途径等使村民对人情的态度倾向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影响个体人情行为的因素即为微观情境上的社区情理;最后,体现在父辈与子辈身上的人情行为差异即代际人情差异,可以确定的是,代际人情差异并非意味着父辈与子辈的人情倾向出现两极化,而是父辈与子辈做出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随着影响因子在各关系网络中所占比例的不同,人情态度与人情行为出现差异,这是微观情境中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血亲关系网络中,父亲多受传统血亲下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血亲之间人情的给予与回报;子辈多受面子文化的影响,忽略人情的牵绊,这种文化主要由子辈自身所有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地位的优势决定;参照群体也使父辈与子辈更加注重同辈血亲间的人情关系。在姻亲关系网络中,父辈看重面子较注重人情,此类面子更多的是父辈在熟人面前对自身形象的在乎,亦将其看作自身能力与社会地位的体现;子辈对情感的忽视,使其极少与姻亲做出该有的人情行为,这是子辈致力于发展次级关系的结果;同理,在同辈参照群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下,父辈与子辈把彼此的行为作为参考,父辈重视人情,子辈则忽视人情。在拟亲缘关系网络中,子辈对次级关系的渴求,使其对人情行为产生重视,而血亲之情将父辈“围于”利益之外,在拟亲缘网络中的人情维持成为没有必要的事情。
其他文献
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常常会被人们谈论的话题,要研究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从乡镇基层政府去探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日常的社会治理中,乡镇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互动是最常见的。本研究以贵州省S村为田野工作点,在惠农背景下,通过田野调查和“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的来阐述和分析扶贫干部与村民互动的故事,进而透视S村扶贫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行为策略及行动逻辑。
  研究发现,S村扶贫干部和村民围绕惠农资源的配置会产生一系列的博弈行为,扶贫干部会根据自己所报掌握的信息优势和所处于的地位优势采取利用规
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研究中常见的“有为精英-消极村民”的研究传统,以此观照个案村Y村的经验事实,发现现实中那些能力平平的无为型村庄精英①主政下的村庄秩序仍然良好。结合Y村普通村民的积极实践资料,提出了“积极村民”的概念,并探讨其面对村庄内部精英失庇、外部城市化暴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非农化压力境况下所采取的积极行动背后的情感和利益逻辑及其对村庄秩序的维续作用。
  Y村“无为精英-积极村民”的组合模式有其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无为型精英继替有为型精英主政村庄事务引发了村民强烈的“失庇感”,再加上城市化暴力和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历和文凭作为社会筛选功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成为影响个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机制。受改变地位的内在驱动力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卷入到获取优质教育机会的竞争行列,进城陪读是农村家庭为了实现教育抱负,参与教育场域竞争的典型形式。本文从教育抱负视角出发,以四川某中学的农村陪读家庭为研究个案,探究教育抱负如何作用于农村家庭的陪读策略,以及家庭教育抱负的传递成效。
  研究发现:教育抱负是驱使农村家庭进城陪读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这种高期望的背后蕴含着家庭为子女设计的理想
驻村工作队是基层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关键力量和组织基础。因此,它的构成和运作机制理应成为扶贫治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一个驻村工作队社会网络——社会资源——驻村工作队的扶贫绩效之间的分析框架。本文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下派的驻村工作队的治理绩效是如何可能的。以鄂西岳乡为个案,对18个驻村工作队的主要驻村干部、乡村干部和乡镇干部进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政府下派驻村工作队把贫困村与贫困户的实际需要与上级政府之间联系起来,填补了结构洞。精准扶贫中驻村帮扶所重塑的关系
贫困问题是世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众多。经过不断地攻坚克难,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成效显著,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问题。老年人是贫困的高发群体,其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减贫过程的难点。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尚未完全消除。贫困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贫困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双重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首先要明确老
网络空间中大量滋生的失范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动摇了网民对网络交易的信任,还侵蚀着现实社会既有的信任体系,公众的信任缺失感强烈,迫切需要网络治理给出应对策略。尽管网络交易平台通过监督、声誉等各种约束机制防范失范机会主义,但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失范机会主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网络治理常常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境,网络信任危机仍然形势严峻。因此,迫切需要对网络交易中的失范机会主义行为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探究网络交易平台的约束机制为何难以有效遏制失范机会主义行为。本文以网络刷单现象为例,采用
劳动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有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议题,劳动过程就是其中之一。就劳动过程进行相应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勘察具体的劳动领域或者是劳动形式,进而揭示其面貌,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过程的实质。本文是对服装超市员工的劳动过程所展开的一项田野研究。通过进入服装超市这一劳动“场域”,得以参与观察到员工的劳动过程,并对员工进行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试图阐释并说明超市在对员工劳动过程的控制上,是如何影响与塑造员工的行为,员工对此又有何应对,进而又使劳动过程呈现出何种面貌。
  通过在M
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落后许多,在思想、文化等层面也体现的尤为明显。乡村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落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趋于不平衡,乡村社会有效治理何以可能成为难题。
  在乡村治理这一领域,国务院正式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发展的关键目标,主要目的是将“新乡贤”这一群体纳入乡村治理,以激发乡村社会内生动力为基础,协调乡村各方面发展,保障乡村社会自运行,以期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从国家与社会理论出发,从当前乡村的发展现状出发并结合当前国家对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虽然国家层面的发展布局与改革战略是城市与农村兼顾,近乎同时开始城市与乡村体制改革的,但由于“农业哺育工业”的整体规划,尽管农村积贫积弱的局面在一系列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后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从现实来看,相比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农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滞后的,农村内部的变化相对缓慢,农村贫困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政治承诺的“最突出的短板”,为此,2014年中央以精准扶贫的形式开展扶贫工作伊始便旗帜鲜明的指出“脱贫攻坚最主要、最艰巨的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由中央确定协作的东部省市,地区扶贫协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由协作双方商定。随着我国区域发展和战略布局,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的不断调整,多层级互动,在协作机制上逐渐实现全覆盖,由最初的省市之间的帮扶发展到村村结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本文以贵州省开展村级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G村为案例,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影响因素-手段-过程-目标”层次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分析了该村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