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能源、新材料的大量需求,配位化学的研究从最初结构研究走向了配合物性质研究。例如,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等。但是如何将结构与性质结合起来,让结构合成服务于性质,实现可设计,可控合成特定性质的配合物仍然是一个难题。所以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配体,合成多个新颖的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1.Co(Ⅱ)配合物固相单晶到单晶转变研究。本章选取可转动柔性配体与Co(Ⅱ)配位,形成0D环状分子,在空气中放置,该结构会自发进行开环聚合,发生单晶到单晶的转变,最终得到1D链状结构。研究发现其开环过程与配合物结构内部溶剂分子,环张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并得到转变机理。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例固相单晶到单晶的转变,并且链状配合物还具有光催化还原CO2的能力。2.含蒽环衍生物对于Mg2+的分子结构、荧光性质与理论计算。Mg2+在生物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荧光检测Mg2+是最为快速简便的方法。本章使用含蒽环配体与Mg2+配位得到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与其他金属相比,Mg2+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研究其发光原理,总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手性多孔过渡金属配合物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手性配体本身就具有“光活性”,其光学性质应用都非常广泛。本章以手性BINOL衍生物作为手性配体,与金属Fe(Ⅱ)、Co(Ⅱ)及Cd(Ⅱ)配位得到一系列手性配合物,并且在这些配合物中,Co(Ⅱ)与Cd(Ⅱ)配合物具有NLO性质,而Cd(Ⅱ)配合物还具有CPL性质,研究发现手性配体与性质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性质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