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多世纪以来,企业薪酬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古典学到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领域对工资问题的研究已相当系统,这些工资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接受工资的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由此演绎出来的各种观点都已经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对管理行为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但是,从管理学角度出发,现实中的个体并非完全是“理性”的经济人,管理现实中的环境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工资制度并不都能得到如此理性的执行。基于管理实务的要求,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也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些理论虽然散见于各种管理学理论之中,但却影响着企业薪酬管理基本理念和基本风格的变迁;同时,现实中丰富多彩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又折射出这些理论的精髓。从工业革命给早期工厂制度带来冲击开始,发展到今天网络经济对管理变革的全面渗透,指导企业薪酬管理实践的薪酬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知识员工需求动机和薪酬制度的共同分析,讨论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框架。企业和员工之间并不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人造产物,企业中处于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归属感强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况且员工还面临着工作与闲暇、工作与家庭、工作与学习、在不同企业工作等可替代的选择,因此,薪酬问题就是联接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特别是对于知识员工而言,他们对企业的依赖性很小,而企业的兴衰逐渐开始依赖于知识员工所表现出来创新能力和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着知识员工的工作要求和薪酬支付的满足程度展开的,最后形成了关于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粗浅结论。本文共分为六章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了选题意义、<WP=4>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即正文第一章知识员工管理的困境,本章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特征和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指出知识员工的工作特点和知识员工在工作中寻找的意义;第三部分即第二章知识员工薪酬的解释,结合全面薪酬制度理论和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薪酬制度的解释,分析知识员工对薪酬制度的评价和期待;第四部分即第三章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的探索,首先对传统的薪酬制度进行评价并介绍了知识社会形态下的薪酬制度的新发展,然后通过对日美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对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的启示;第五部分即第四章知识员工的管理激励,主要是通过对知识员工心理需求和动机的分析,讨论对知识员工适用的管理措施和激励制度;第六部分即第五章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根据前面对知识员工和薪酬制度的综合分析形成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分别就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制度进行设计;第七部分即第六章案例分析,通过对某高科技企业薪酬管理的具体实例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应用和检验。本文的观点认为知识员工的薪酬管理将是吸引、挽留和激励知识员工对企业更具投入感和归属感的基本诱因,是对企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薪酬对知识员工的意义不能够仅仅从经济的意义上去衡量,其中还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薪酬代表了企业对知识员工价值的认可,是在应酬交际圈内社会地位的象征,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薪酬还集中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换契约关系。知识员工在看待薪酬时,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模式和意义生成系统进行评价,他们往往会将薪酬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进行比较,如市场比较、内部比较等。因此,不同的薪酬构成、支付方式和支付数量等在知识员工的眼中反映了不同的价值理念和管理哲学。二、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的写作是对笔者硕士期间学习的总结和升华,反映了三年理论研究的方向和感悟。应该说,论文中的观点主要是对现有观点的沿袭和扩展,论文的价值在于解释某个问题时选择了某个观点而非其它<WP=5>的观点。因此,在论文中,大部分是对所阅读书籍和资料的归纳,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体现在对资料的选择、布局和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一)选题选题是本文最大的一个创新之处。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成为管理学界的热门课题,人们纷纷投入到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去,从战略角度、经营管理的角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进行诠释。自然而然的,这股研究的热潮波及到知识员工的管理研究,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薪酬管理处于理论变革的核心。薪酬管理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组成部分,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中存在着不少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说,薪酬管理是带着自身没有解决的问题来应对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的。所以,本文的选题是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题目中新旧问题融合,在研究中既有新颖性、挑战性,又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当然,这一选择在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和操作性。(二)研究角度本文在研究角度中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薪酬的解释和全面薪酬概念的运用。本文从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