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女性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女性H型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女性H型高血压各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各项检查指标的差异,总结其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合理干预,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肾病、老年病科等临床科室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及导师课题组人员于呼和浩特市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八种证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阳亢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肝阳上亢型、痰湿壅盛型、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型、肝火亢盛型,检测其Hcy等实验室指标并记录,分析H型高血压各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425例女性H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证86例(20.24%)>阴虚阳亢证78例(18.35%)>气血亏虚证69例(16.24%)>痰湿壅盛证64例(15.06%)>肝肾阴虚证38例(8.94%)>肝阳上亢证35例(8.24%)>肝火亢盛证32例(7.53%)>瘀血内阻证23例(5.41%),其中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布较广。2.本研究中不同证型患者的年龄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证型中阴阳两虚证患者的年龄最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气血亏虚证,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肾阴虚证患者的年龄大于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年龄最小,瘀血内阻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肾阴虚证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本研究中不同证型患者的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证型中阴阳两虚证患者的病史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瘀血内阻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患者的病史最短,气血亏虚证、瘀血内阻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不同证型之间的Hcy水平存在差异(P<0.01),其中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次为瘀血内阻证,与其他组比较有差异(P<0.05);阴阳两虚证、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Hcy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肝火亢盛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各血压分级间Hcy水平存在差异,Hcy水平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布最广;阴阳两虚证患者的年龄最大,其次为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年龄最小;阴阳两虚证患者的病史最长,肝火亢盛证患者的病史最短;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最高,其次为瘀血内阻证,阴阳两虚证、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Hcy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证;女性H型高血压各血压分级间Hcy水平存在差异,Hcy水平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