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以及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全社会逐渐兴起了一股讨论非遗的文化热现象。政府、公益组织、普通民众、大众媒介都是保护非遗的主体,而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的大众媒介凭借着自身传播特性在这保护过程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对其进行媒介传播有其时代背景:政府与文创产业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合谋”、“大国工匠精神”的时代感召。大众媒介的传播赋予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新机遇,大众媒介也在参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话题过程中彰显了媒介自身形象。媒介传播湖南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现状是:湖南纸媒的新闻报道是媒介传播的主要形式,湖南电视节目和纪录片集中展现非遗项目全貌,而湖南的非遗网站和新媒体以普及与之相关的常识为主。此外,湖南媒体在报道湖南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时,新闻报道体裁齐全、非遗项目被整合进城市产业发展报道中、省市级党媒表现更为突出、注重非遗的“本真性”特色。大众媒介在传播湖南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如:关键节点报道缺失、非遗项目报道不均衡、湖湘文化传播特色不明显、关注的视角过于单一等问题。未来可以在宏观和微观方面改进传播策略:重回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利用不同媒介的特性提高传播水平;运用“影视深描”范式展现深度、设置合理议程、利用新媒体带动传统纸媒实现联动、实现互动体验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