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12月至1929年4月是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文章选取这一时期青岛报业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报业概况、外国人创办报纸研究及民办报纸研究。论文基于山东省青岛市档案馆所藏资料,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报纸进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分析当时青岛报业概况及报纸产生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外国人在青岛创办的报纸《胶东新报》,其中着重分析了报纸的创办背景、概况等。第三部分则详述了五份民办报纸:《胶澳日报》、《青岛晨报》、《东海日报》、《中华商报》、《青岛时报》。对这五份报纸从创办背景、概况、栏目设置及特点及知名人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尤其以报纸的新闻、副刊、广告和时评为分析重点,试图完整的呈现当时报业发展状况及社会百态。《胶澳日报》分析中对于邓恩铭与该报关系做了详述,且基于掌握资料对其创办性质的分歧做了分析;《青岛晨报》研究了平江不肖生已佚小说《半夜飞头记》,并探讨了报人胡信之与该报关联;《青岛晨报》详述其副刊《藉光》与《时报俱乐部》,突出报纸在文化领域的特点及影响。副刊中发现顾随与该报交集,并详述其已佚文章《乡愁》,丰富了研究内容。以上都是文章最具创造性的成果。结语部分综合全文分析,对这一时期报纸的影响与现实意义做了总结。论文基于这样的框架,依托所得资料,并与相关年代的历史语境相关联,揭示了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该地区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及各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北洋政府统治青岛的短短七年,报纸在前期已经完成商业化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为青岛迎来三十年代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