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重新发展。到目前已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截止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3万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然而,高速发展的审计行业,也不断暴露出更多问题,例如最受公众关注的审计失败问题。从证监会历年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数量来看,审计失败已经成为审计学术界与实务界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制造业及工业等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业类企业的财务舞弊以及审计失败的案例却频频发生。不可置否,农业类企业本身存在“弱质性”,其发展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诸多农业企业即便挂牌上市,也难逃业绩不佳的困境。为了其上市存续,许多企业铤而走险进行舞弊。而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却恰好因为其工作的疏忽,未能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导致了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因此,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流程的角度,在审计的各环节中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高频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了解决上述原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首先对历年高频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审计失败案例——立信对康华农业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以及相关财务资料、数据,详细对导致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农业企业审计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解决对策。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流程的各环节出发,包括业务承接阶段、计划审计阶段、实施审计阶段以及完成审计阶段,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各环节中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了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