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期票据市场起步较晚,于2008年4月才正式推出,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4年年底,中期票据市场发行量已远超企业债和公司债,与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共同组成了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的三大支柱。在发行制度上,我国中期票据市场主要参考了美国市场的经验,采用注册制且采取簿记建档的发行方式。在现行的发行制度下,分析中期票据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中期票据的发行定价,也有助于帮助投资者评估中期票据的投资价值,从而为我国中期票据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此,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中期票据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界定了中期票据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点。中期票据在本质上属于信用债券,由具备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发行。中期票据采用簿记建档的定价原理,即按照承销团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期票据的发行利率。因此,文章将研究范围界定为中期票据一级市场发行利差的定价问题。其次,为了从理论上定性地确定中期票据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信用利差和中期票据发行定价的学术成果,吸纳了现有文献的精华,并整理了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根据国内中期票据发行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研究可行性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再次,根据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的结论,结合我国中期票据发行市场和发行定价的发展现状,从理论上总结归纳了中期票据发行定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辅以初步的统计计量分析。最后,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以分析研究我国中期票据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的结果表明:个别宏观指标、中期票据的信用评级以及发行主体个别财务指标等对中期票据最终的发行定价具有显著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