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财政专项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审计非常必要。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范围广、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且具有补助金额大、补助项目分散等特点,审计人员如果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将无法实现对专项资金的监管职能。另外各行业推广信息化的浪潮,推动了审计客体的信息化,因此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时,使用电子数据审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和审计工具,从审计大数据中发现审计疑点、揭露问题,这将成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大数据理论在审计行业中处于发展阶段,当前针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中研究也还在探索阶段。因此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研究大数据环境下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对于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的意义。本论文即基于此目的,对当前审计人员所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SQL Server进行分析,并引入大数据编程语言Python,总结各个工具和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并且根据专项资金的特点思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实际审计工作的可行性。同时,为审计人员更方便快捷地分析、利用被审计电子数据,将各项审计工具和大数据应用于某市的商务促进专项资金审计案例中,首先通过标签云功能分析政策性的文本文件,从可视化的角度确定审计重点,并使用爬虫技术爬取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和获取获得补贴公司的工商数据,作为外部数据对被审计数据进行补充,以保证审计人员能更客观地发表审计评价。通过前期的爬虫和标签云处理,将分析结果导出为结构化数据格式,接着使用审计人员较熟练操作的Excel进行简单排序筛选并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将海关进出口数据、爬虫获取的工商数据与被审计数据进行关联,以查找疑点数据,并且使用Python的绘图工具包分析线性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审计案例中的分析应用,发现了之前审计时未发现的问题如获得专项资金补贴的公司状态异常、某几位股东对外投资多家公司均获得补贴等情况,由此得出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数据分析的难度,应用于处理审计数据是可行的结论。最后,在该专项资金审计案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专项资金审计角度,建议完善评价监督体系、转换专项资金审计模式,另外从审计应用实务角度对审计人员适应大数据环境,建设大数据平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并对Python在专项资金审计的应用进行特征总结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