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创造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企业获取持久竞争力的必经之途,技术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网络化发展,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从单一的线性研究转向网络化,技术创新网络应运而生。知识创造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新知识转化为新技术,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少有人具体分析技术创新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提出技术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认为知识创造从知识开发和知识利用两方面影响技术创新过程。产业技术创新网络以实现技术创新绩效最优为目的,开发环境和利用环境的平衡有利于技术创新绩效。实现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的最优成为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创造问题的核心。   产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创造比企业内知识创造更加复杂,涉及多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网络中主体关系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难以掌控,学者们对知识创造的研究很少涉及网络层面,网络主体间互动关系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成为黑箱。技术创新网络主体间关系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鉴于关系研究在社会网络领域比较深入,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研究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创造的过程,将技术创新网络依据关系的规范性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从网络密度、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的不同社会特征并通过知识新颖度与转移容易度两个中间变量研究社会网络下技术创新网络对知识开发与知识利用的影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创造模型。   为了分析网络间互动关系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本文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对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的互动进行研究,分析其知识创造过程,提出实现知识开发与知识利用平衡的网络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本文将模型运用于江苏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为江苏省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能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形式中实现高效的知识共享,例如,在线社交网络社区(OSN:Online Social Network)这种新兴的组织形式。随着社交网络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企业的运营方式,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支撑点。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管理常常相互依赖,信息技术成为流程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工具,信息化的成功也离不开业务流程的正确合理执行。总之,企业信息化要融合到业务流程之中,不仅需要业务流程是规范的、优化的,而且需要业务流程是稳定可靠的、可以持续正常工作的。本文所做的工作,即是对于该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在对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研究与可生存性研究
制造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物流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关乎制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协调发展,是
基于学科动态发展观,应用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创新非线性发展理论等理论方法,结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对新兴学科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把学科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