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对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2年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咽喉部肿物患者62例,分别行电子喉镜和NBI镜检:其中包括声带息肉10例(设为对照组),入组52例患者均于手术后行病理检查。入组的52例患者累及78处解剖分区,声门上区24个病灶,声门区34个病灶及声门下区2个病灶其中23例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其余均55例为鳞状细胞癌。对电子喉镜及NBI镜下咽喉病变区域及与正常组织交接区域的粘膜及粘膜下血管进行形态学研究及分析,并于NBI镜下在怀疑病变处取病理,以提高咽喉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判读咽喉恶性疾病的正确范围,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NBI内镜同时应用了光学增强技术,便于更好的观测黏膜表层微血管的形态和结构。NBI使用视频内窥镜系统中的窄带宽度筛选器代替传统的宽带滤过器。应用特殊的滤光器及可发出白光氙气灯光源。氙气灯光源可发出的白光中包含红、绿、蓝3种光成分。NBI系统将波长最长的红光滤过,同时释放蓝光成份(415nm)和绿光成份(540nm),作为内镜的照明光。血红蛋白吸收的波长与蓝光波长相符,一般在415nm左右,因此蓝光可被血红蛋白充分吸收,显示为暗色,增强了成像后微血管细微结构和组织的黏膜表面的图像。使用NBI内镜便可清晰观察到组织黏膜表层的微细血管的形态和结构。该系统具有传统内镜和NBI内镜两种工作模式,操作简单易懂。只需调整模式切换按钮,便可将普通内镜模式和NBI内镜模式进行快速转换。使用NBI内镜模式对黏膜组织表层的细微血管的构造和形态变化的观察,能清晰显示出黏膜组织表层的微小病变,提高鉴别肿瘤性病变及非肿瘤性病变的精确度,使门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1]。结果1.NBI成像可显示喉部黏膜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结构形态。2.可在NBI镜下通过IPCL结构形态不同,从而对喉部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癌变组织进行鉴别。3.NBI内镜对喉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普通白光电子喉镜。能够明显增高对癌前病变的检出率。4.对喉癌的安全范围进行划分,降低喉癌的复发率。结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是目前新型的无创性的内镜成像的诊断技术,其优势在于可清晰呈现喉部正常组织以及喉粘膜IPCL的形态微小变化。对于预测病变的组织病理学以及提高早期喉癌的诊断及癌前病变的靶向活检的准确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