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人角膜感染棘阿米巴的动物模型,对其角膜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同时探讨角膜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后角膜炎症细胞因子MCP-1、IL-1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人角膜感染棘阿米巴的动物模型,对其角膜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同时探讨角膜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后角膜炎症细胞因子MCP-1、IL-1β的表达。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法,即刮除角膜上皮,覆盖角膜植片,二者层间注入棘阿米巴滋养体混悬液,缝合眼睑24h,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并观察角膜溃疡形态,行角膜HE染色或PAS染色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病程角膜组织中的IL-1β、MCP-l的表达。结果40只兔子右眼均感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并经角膜刮片及培养、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检查证实。感染眼角膜出现水肿,环形基质浸润,角膜新生血管等表现;其病理组织切片上可见基质层内的棘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伴有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浸润。实验组右眼病变角膜组织中,IL-1β含量于感染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均有大量表达,于感染后第3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7天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角膜炎症程度趋势一致(P<0.01);MCP-l含量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9天均明显升高,于感染后第5天表达量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P<0.01)。结论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法可以成功建立兔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模型,可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IL-1β可能是兔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角膜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而MCP-1则可能是兔棘阿米巴角膜炎中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的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之一,它促进有机残落物的机械破碎与消化分解,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营造和维持土壤稳定性团聚体和孔隙结构,在土壤生态系统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一个敏感而突出的话题。该现象产生的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然而,为“忠实”情结所困扰的译界对此总是横加指责,对其背后操纵力量及译者的良苦
借词的语素化是语言接触的深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外来词通过缩略或者典型语素的提取转化为外来语素(如类词缀"门"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汉语创造新词的材料。借词虽然是语言接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选择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愈后临床效果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医生对这类损伤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案。方法:200
通过Tecnovap品牌蒸汽机在三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译名的实例,对品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在遵循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前提下,突出文化适应和文化接受在品牌翻译起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以及胡锦涛同志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瞻远瞩,提出了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民生的双重任务。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以面向未来和国际化的视角,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提出建设覆盖城
在塑料大棚条件下,选用金棚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腐熟的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糠、菇渣组成5种栽培基质配方,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大棚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
鸡油菌(Cantharelles cibarius)别名黄丝菌、杏菌,是一种外生根真菌,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研究表明,鸡油菌富含胡萝卜素、V
<正>民间借贷和银行借贷并行交错的状况,使得浙江民企的真实负债率成为一个难解之谜。近期,广厦控股的资金状况引起了银行及民间借贷人的关注。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