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对于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的小肝癌患者30例,同期行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和手术切除(surgical resection,SR)的小肝癌患者各30例。术后患者随访3年,观察三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3年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三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手术切除组相比,腹腔镜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组、经皮射频消融(PRFA)组及手术切除(SR)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33.3%、60%、26.7%,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40.0%、73.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76.7%、90.0%。其中,经皮射频消融(PRFA)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腹腔镜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腹腔镜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组(P<0.05)。而腹腔镜射频消融组和手术切除组之间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种方法术后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对于原发性小肝癌(直径≤3cm),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与手术切除(SR)疗效相当,3年总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以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施工面临越来越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故策划作为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主要从策划程序、机构、组织等方面具体阐述项目工程策划要素,
醇酸树脂是涂料生产中合成树脂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之一,传统的醇酸树脂干燥时间长,硬度低,耐水性差,户外耐候性差,通过丙烯酸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及由该树脂配制的浅兰色
在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尽合理、管理水平的局限,使得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已经成为阻碍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壁垒,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造成了不
由于抽油井抽油过程存在多种复杂情况,地面示功图无法真实反映井下的工作状况,为此提出一套基于泵功图获取动液面深度的简化方法。此方法的核心是根据经典吉布斯波动方程将地面
本文阐述了实施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 posterior multifocal plac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以发生于色素上皮水平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水平的多发性圆形扁平状黄白色病变
通过对2011年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的观摩与现场调查分析,总结了本届优质课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常态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就如何在
有一种很简单的教育方式,它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那就是——赞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