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PAYG+FF)构建的。其中个人账户不具有代际内收入再分配功能,本质上属于私人商品。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现期的可支配收入而且间接影响其未来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心理期望。个人账户基金要经过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因此个人账户缴费率还会对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平均余命是影响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口10年余命的基本生活需要。在退休人口平均余命随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而不断延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将近17年,如果不能及时依据平均余命适当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退休人口将面临因长寿风险而陷入生活贫困的境遇。实际运行中的个人账户低缴费率不能满足退休人口平均余命提高之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使社会保险的安全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不能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因此探讨依据平均余命调整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这一论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立意在于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合理测算,对中国2000-2050年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水平和在这种缴费率水平下的职工个人负担能力做出分析,力求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必要性与可能性两方面得出按照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从而为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平衡模型,选取来自人口统计资料和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结合EXCEL软件和SPSS计量应用软件,对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个人账户缴费率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由职工个人完全负担个人账户缴费率的承受能力,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充实。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依据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必要性。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发展历程,指出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存在着个人账户缴费率偏低不能保障退休人口10年余命之后基本生活需要的严重问题。接着从微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