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基光电材料及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886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运行速度、功耗水平等性能参数的优化受材料本身物理极限以及工艺水平的制约严重。光电集成技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因其具有信息容量大、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延续和替代集成电路发展的备选方案之一,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发展空间。其中,Si基半导体工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Si基光电子器件及芯片的研制正在成为当下科研人员攻克的重点。且部分Si基光电子器件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发和应用。然而,Si材料本身具有的间接带隙能带特性,严重限制了Si基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因此,亟需寻找具有直接带隙和良好电学特性的新材料,以满足光电集成技术应用的要求,并推动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Ge作为Ⅳ族半导体材料,具有与Si材料相兼容的天然优势。Si基Ge异质外延材料具有能带可调、高电导等优异特性,且与目前成熟的Si基材料微电子制备工艺相兼容,被认为是最具光电集成应用潜力的主要材料之一。但目前在其高性能材料制备与器件研究方面仍存在大量基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上述研究背景下,面向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旨在通过研究制备高性能Si基Ge应变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实现高性能光电器件,为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减压化学气相淀积材料外延系统在Si(100)衬底上外延生长了具有Si缓冲层、低温-高温Ge过渡层的Si基外延Ge层结构。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特性进行表征,外延Ge层表面光滑、且具有0.25%张应力。通过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以及化学腐蚀坑法计算得到Ge外延层的平均位错密度为1.5×108cm-2,靠近表面处的位错密度逐渐降低为5×106cm-2。本研究采用的高温Si缓冲层及低温-高温两步生长法有效抑制了外延层缺陷的产生,实现了缺陷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Ge外延层的制备。2、基于制备的高质量Ge/Si材料,采用原位掺杂与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p型掺杂层,通过在材料上下表面淀积金属形成欧姆接触,制备了PIN型Si基Ge外延层近红外边发射发光二极管。再经过压焊封装与测试后,成功测得了PIN二极管的电致发光谱。实现了基于Si衬底的Ge外延层直接带隙发光。3、采用磁控溅射生长设备,基于室温-低温两步法在Si衬底上成功制备高质量的低Sn组分GeSn外延层。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对GeSn外延层特性的影响。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Sn含量均为0.5%左右,该研究为后续高Sn组分GeSn的制备奠定了基础。4、进一步地,采用磁控溅射生长方法在Ge衬底上制备了高质量、高Sn组分的GeSn合金,测试结果显示Sn组分达到了7%。AFM测试得到GeSn合金的表面粗糙度为0.8nm,合金表面平整。通过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测试计算得到的位错密度大约为1.9×109cm-2,GeSn层弛豫度为50%。该缺陷密度达到了国际上报道的相关结果的同等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备基于高Sn组分的GeSn合金二极管,并验证了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5、创新性地利用离子注入-退火的方法成功制备了GePb合金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显示,在4×1015cm-2的注入剂量及400°C的退火条件下成功制备了GePb单晶材料。并且霍尔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为GePb合金材料在光电集成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6、系统研究了采用离子注入及退火的方法制备GePb合金材料过程中Pb注入剂量及退火温度等条件对材料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注入剂量会对晶格造成较大的损伤,并且过高的退火温度会导致Pb的表面析出,导致材料特性的退化。除此之外,还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GePb合金的载流子输运特性的变化。研究显示,过高的注入剂量和过高的退火温度,都会因材料质量的退化而导致材料的载流子输运特性的恶化。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Si基Ge系应变材料的制备,对材料的制备工艺、晶体质量、电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初步验证了其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为Ge系应变材料的光电集成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虽然本论文经过系列研究,初步实现了较高质量的Si基Ge系应变材料,但后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受到收发器体积和能耗的制约,传统的电磁通信无法直接应用于纳米尺度的设备。近些年,随着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微尺寸和纳米尺寸的设备成为现实。然而,微型设备之间的可靠通信仍然是一个崭新而开放的课题。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纳米机器(如细胞)能够通过生物化学分子进行信息交换,协同地组成高效可靠的生物纳米网络。由于受生物启发的分子通信(Molecular Communication,
柔顺机构是一种利用自身柔性单元的弹性变形实现特定运动或力与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机械系统。柔顺机构因其免装配,无摩擦,无需润滑等优点常被用于需要轻量化,小型化且高精度的机械系统中。然而柔性单元的引入导致柔顺机构自由度与约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即沿自由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刚度而沿约束方向也会产生少量的位移,这成为柔顺机构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同时柔顺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常常会伴随柔性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变形,这给
学位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作为一种新体制雷达,有着较高的设计自由度、潜在的优异性能,因此成为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MIMO雷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MIMO阵列设计、发射方向图设计、波形设计、参数估计等方面。随着MIMO雷达理论日趋成熟,如何将其与现有雷达相结合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MIMO雷达,研究相控阵MIMO雷达(也被称为子阵
喀斯特地区具有脆弱的生态环境,受特有的地质地貌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域系统,多种地域功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加快,人类活动干扰加强,导致原本就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出现石漠化或石漠化程度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石漠化治理工程也在不断加强,许多石漠化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治理
学位
相比于传统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β-Ga2O3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4.8-4.9 e V的超宽禁带宽度和8 MV/cm的超高临界击穿场强等优异特性。国际上通常采用巴利伽(Baliga)优值(~εμEb3)来表征材料适合功率电子器件的程度。β-Ga2O3的巴利伽优值是Ga N的4倍,Si C的10倍,Si的3444倍。β-Ga2O3功率器件在与Ga N和Si C器件相同耐压情况下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全天时全天候、广域高分辨的特点使得其被广泛地用于地貌测绘、海洋观测、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民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SAR系统正朝着更灵活、更高分辨率和更宽测绘带幅宽的目标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特性,SAR发展出了波束扫描SAR,如聚束SAR,地形观测高级扫描合成孔径雷达(Terrain Ob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