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一项以对比修辞学研究方法为分析框架,以现代论辩研究的主要成果为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关于英汉论辩语篇修辞特征的跨文化研究。论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与论辩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英汉论辩语篇在组织模式、论证策略、诉求方式和信息阐释等方面存在的同质性和殊异性特征,同时还挖掘了造成这些异同的根源—英汉思维文化传统的影响。论文通过对英汉论辩语篇的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阐释,试图构建英汉论辩语篇的多角度评价体系,以期充实和丰富对比修辞学在论辩语篇分析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领域,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用于对比的语篇类型单一、汉语语料陈旧、例文选取数量过小等问题。英语论辩研究硕果累累,但是汉语论辩缺乏系统研究。英汉论辩语篇对比研究存在明显的缺陷。科诺(U. Connor)曾经为跨文化的论辩语篇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问题-解决型的宏观结构;(2)图尔明非形式逻辑论证的分析模式;(3)论辩的诉求手段。本论文参照此研究框架,借鉴现代西方论辩理论中的有关论辩的有效性、读者在论辩语篇中的作用及论辩的动态过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等核心内容,选取充足数量的英汉论辩语篇作为定量分析的语料,多角度对英汉论辩语篇的修辞特征进行对比,运用科学统计手段和分析工具对数据加以分析,得出的客观真实的结论为对比修辞学在英汉论辩语篇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对比修辞学和论辩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第二章着重探讨影响英汉论辩语篇修辞特征形成的各种相关因素。从英汉论辩传统、思维文化、诉求手段、价值取向等方面为分析英汉论辩修辞的异同提供铺垫。第三章考察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