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围参数空间的工件公差建模及装配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会引起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的不确定性,而零件的公差便是控制目标几何要素在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上偏离理想状态的程度。公差的数学模型是公差设计、公差分析、公差检验等相关技术的基础,可以一致地解释公差信息每个成员的意义,从而获得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之间几何尺寸变动和形状变动的数值关系。而公差分析又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仿真方法,可以利用公差、几何模型等信息来预测分析产品装配质量。现有模型只能对部分公差语义信息做出合理解释,同时也不足以模拟各种复杂的装配过程信息,限制了公差分析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新一代GPS框架体系,以零件公差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测量、公差评定、公差分析展开了公差数学模型、结构光测量、点云配准及装配公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外围参数空间的公差建模方法。将理想几何要素嵌入三次Bezier外围参数空间,并以外围空间的控制点表述;通过改变控制点的位置,改变外围空间,从而间接地改变被嵌入理想要素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其次,将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GPS标准下尺度公差、几何公差、表面形貌公差)考虑为三种类型的公差,即:尺寸公差,刚体运动关联公差和形状关联公差;并根据公差要求(约束),从而建立外围控制点沿任意或给定方向(基准)偏移量与要素公差(容差)范围之间的关系。(2)基于自适应局部窗口M-array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方法。针对M-array结构光的编码策略,研究基于自适应局部窗口的M-array图像解码方法,进而解决多视几何下摄像机拍摄角度引起的特征点窗口不规则及深度不连续引起的遮挡、分割等解码难题,实现多视几何下的三维测量,并建立点云数据间的拓扑关系,进而实现零件几何偏差与公差之间的误差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曲面物体解码成功率显著提高(98%~99.65%),对于圆柱直径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0.8%。(3)基于改进ICP算法的公差评定方法。建立点-点、点-面、点-足点(投影)有向距离,改进最近对应点匹配策略,提高点云配准精度,从而更好地判断工件实际表面几何参数是否在理想区域内;针对柔性薄板件等不规则曲面工件点云模型,建立基于有向距离权重因子的误差度量函数,从而求解几何意义下工件间配准的刚体变换参数,以适用于公差分析时零件装配位置的确定。(4)基于外围参数空间的公差分析实验。在设计中根据外围参数空间控制点的偏移综合,从而再现或仿真零件几何特征偏差的随机变化,进行统计公差分析;分别以圆柱轮廓度公差分析以及孔轴系尺寸变化、弓形规则件尺寸和形位叠加变化时工件的装配间隙计算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4.17)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样点超标率达到7.0%。植物修复一般认为是一种低投入技术,随着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的普及,修复后大量植物收获物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成为难题。修复植物热解制备生物炭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减容率高等优点,正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炭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因周期相对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广泛存在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的焦虑和抑郁会诱发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氟西汀(Fluoxetine,FLX)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的代表,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其通过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reuptake tran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可以从急性感染发展到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最根本疗法,核苷酸类似物(NAs)是当前的最主要药物,但只能抑制HBV复制,无法彻底清除HBV,导致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经常复发。HBV感染诱发肝炎的主要病理机制是机体免疫反应所致。机体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与HBV的清除、肝炎的发生以及疾病预后等密切相关,其中HBV
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具有一定容错性,近年来近似计算开始被应用在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设计中,以一定的计算误差换取功耗降低。这些近似技术可以在算法、架构和电路等多个层次实现,设计人员需要对加速器进行快速评估,选择合适的设计策略。目前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 Transaction Level,RTL)或门级的性能功耗评估工具虽然有较高的精度,但综合和仿真耗时较长,难以满足快速设计探索的需求。本文将多
钢铁行业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钢铁企业向智能化、无人化、高效化目标的转型,无人行车技术的研究成为热潮,行车定位系统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亟需改造和升级。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格雷母线的行车定位系统,并在沙钢集团成功上线运行。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无人行车技术对行车定位系统的需求,对当前主流的行车定位技术进行比较,结合钢厂工况选用了基于格雷母线的行车定位技术,并给出
背景 APOE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主要通过介导载脂蛋白的分解代谢调节甘油三酯、胆固醇的运输。APOE基因有Apo E2、Apo E3和Apo E4三种亚型,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的亲和力不同。Apo E4易与LDL受体结合,引起血浆中LDL与胆固醇的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APO
基于大型金属罐体无损检测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无损检测平台来代替人工完成在大型金属罐体上的两种典型检测工作,由此可以降低检测成本及工作强度、缩短检测周期、提高罐体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款永磁吸附、四轮移动的壁面行走模块,其由左、右侧车身组成,二者通过一个两自由度转动机构连接,这种分离式车身结构可自适应不同曲率的罐体且保证跨越焊缝过程中各轮保持相对独立。针对大型金属罐体两种常见的
中国传统街区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尤在发达地区为突出现象,曾面临突出的防火问题。而在存留的传统街区中,现代消防规范又难于执行,使得对其保护陷入窘境。其实,自古以来,古人十分重视对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本文力求发掘的内容。传统街区一般包括居住、商业、公共活动等多种功能,其中居住功能占较大的比重,形成密集住区。密集住区建筑密度大、街巷尺度小,防火问题突出。本文着重研究传统密集住区的各
人体体征检测系统是为了实现对人体各种生理参数的测量,如:体温、心律、心电、血氧以及身体姿态等。其中身体姿态可用于康复医疗中关节受伤的病人恢复情况的监护。为了监护使用者坐姿,预防慢性疾病,本文研究基于压阻传感器阵列的人体坐姿检测技术。首先,进行坐姿引发关联疾病的调查研究;其次,为了实现阻性阵列输出采集电压与传感单元电阻阻值呈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反馈线性读取电路;而后,基于压阻传感器阵列搭建了一
定位、建图与导航是移动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性的三大关键技术,而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又是移动机器人导航、任务规划等应用研究的基础,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性的前提。当前主流的SLAM方法分为激光SLAM和视觉SLAM,视觉传感器凭借价格低廉、体积紧凑且可以获取丰富场景信息的优势,使得视觉SLAM逐渐成为SLAM领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