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iciuli HJ21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分泌表达及应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α-淀粉酶是淀粉液化时主要采用的酶,该酶的应用对整个液化工艺起关键性作用。可以在80-110℃范围内生长的超高温菌,是高温α-淀粉酶的重要来源。但古菌多为厌氧微生物,培养困难、产酶量低,因此将获得的高温α-淀粉酶基因克隆并转化入常温宿主是目前开发应用新型高温淀粉酶的主要手段。本论文从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siciuli HJ21中克隆获得了其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基因,并在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对重组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重组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玉米淀粉为底物研究了单因素对该酶的水解效果的影响。为新型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以超嗜热古菌T. siciuli HJ21基因组为模板,根据NCBI上该菌的α-淀粉酶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克隆获得了不含信号肽的α-淀粉酶结构基因,并构建了分泌表达的重组质粒pINA1317-amy。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化解脂耶罗威亚酵母Po1h(Yarrowia lipolytica Po1h),获得能够分泌表达有活性的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重组菌,并筛选出活力较高的菌株G7-5。(2)将重组酵母G7-5发酵液上清经超滤浓缩后电泳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发现在40kDa处有一条蛋白表达,同时活性染色也证明该蛋白即为所克隆的α-淀粉酶,但其表观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差近9kDa。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变化可能与提前转录终止、稀有密码子影响翻译结果、翻译后蛋白降解等有关。对重组酶粗酶性质进行研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0℃,最适作用pH为5.0,酶液经高温(80℃、90℃、100℃)处理后仍保持较高的酶活力,且热稳定性不依赖Ca2+,在pH5.0-7.5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原始菌株T. siculi HJ21所产的α-淀粉酶性质基本一致。(3)对重组菌G7-5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糖蜜浓度、无机盐、初始pH、装液量和发酵时间对重组菌产酶的影响。选择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得到的最优发酵组合为糖蜜浓度4%(w/v)、KH2PO4浓度0.080%(w/v)、MgSO4浓度0.0198%(w/v)、pH为6.5。利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平行试验3次,测定所产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平均酶活力为13.06U/mL。(4)液化时间、酶用量、液化温度、淀粉浆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对重组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液化玉米淀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淀粉制糖过程中,采用本研究所得到的重组酶进行液化,由于其最适作用pH为4.5,和淀粉乳的自然pH以及糖化酶的最适作用pH几乎完全相同,可避免反复调节粉浆pH,简化生产过程。
其他文献
透彻理解微生物复杂代谢过程能够为微生物的工业应用提供指导。基于基因功能注释的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GSMM)构建了微生物基因组至代谢活动的关联,为全面解析微生物生理功能提供了高效平台。但是模型构建过程繁复,增加了模型开发的时间成本,限制了其在生物过程解析中的应用。本文利用MATLAB编写了具有普适性的、基于同源比对的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初模型自动化构建程序。在该程序的辅助下完成了典型工业微生物干酪
课题的依托背景是国家“863”项目——功能基因亚功能片段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关于“功能基因肽分离纯化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研究”已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基因亚功能片段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本课题以多肽的制备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多肽的制备工艺,利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仪表等设备搭建监控系统。实现仪表参数的设定和修改,数据库的存储与查询等功能。PSO(Particle Swarm O
近20年,随着无人潜水器的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逐渐深入。对各种无人潜水器配套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收放装置是无人潜水器的关键配套装备,对其作业效率及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海上船舶的各类收放装置应用已非常普及,但收放对象多较为单一,功能性也比较欠缺。就波浪补偿功能而言,现有的收放装置大多是被动式、半主动式和主动升沉补偿式的,而对多自由度的主动式波浪补偿收放装置研究较少,因此对适用于
非线性科学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长期以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由非线性科学与网络组合而成的复杂网络也备受关注。它复杂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复杂网络的同步控制问题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于混沌概念,混沌的同步与控制方法,时滞系统,复杂网络的描述及复杂性表现,复杂网络的分类等做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研究了一种新型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及时滞复杂网络的完全同步问题,具体
V-ATP酶(vacuolar ATPase)又称液泡ATP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细胞的囊泡、溶酶体、突触小泡、内体、高尔基体等内膜系统上,将H+从细胞质泵到胞外或者从细胞质泵到细胞器囊腔内,来维持细胞质的中性pH、细胞外或者细胞器囊腔内的酸性pH,从而为某些生化反应提供特定的pH环境。V-ATP酶活性的有效调控对细胞的生存非常重要,RAVE (regulator of the H+-ATPase
抗菌肽是一类有抑菌作用的小分子多肽,因其不易产生耐药性而被视为抗生素的理想取代物。抗菌肽CAD由天蚕素A氮端11个氨基酸和天蚕素D碳端的26个氨基酸杂合而成,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在动物饲喂实验中显示了与抗生素相当的效果。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被用于CAD的基因表达,但都存在成本较高、分离纯化困难的问题。本文旨在开发出一种廉价高效的重组表达抗菌肽CAD的技术,为CAD的工业化生
对中空介孔硅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阐述,同时总结了pH、光、氧化还原和多重刺激响应型中空介孔硅药物载体的刺激响应原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冰消融,北极航道全年通航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想要在极地资源和北极航道通航等方面占得先机,发展极地船舶研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北极地区环境恶劣,极地航道也存在大量浮冰和冰山,极地地区的开发利用绕不开船冰碰撞问题,关于如何提高极地船舶的耐撞性和抗冰结构强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在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冰载荷作用下艏部抗冰结构耐撞性能的相关研究。文章主要围绕艏部结构展
鬼成像又称为关联成像或双光子成像,是近年来量子成像研究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一个课题。然而,当鬼成像技术应用到卫星通讯系统时,必须考虑大气信道对它的干扰。本文主要研究了非柯尔莫格洛夫大气湍流对于信道内完全不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的鬼成像的成像质量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传输距离、光源空间相干度条件下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在研究中我们通过运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积分理论和非柯尔莫哥洛夫湍流的波像差相位结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是获取高效的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菌株。作为天然的纤维素乙醇发酵菌株,树干毕赤酵母代谢具有碳源代谢范围广、乙醇得率高、代谢副产物少等优势。然而,树干毕赤酵母在实际乙醇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底物吸收速率低、发酵乙醇需要严格控制溶氧水平、对产物乙醇的耐受性低等。因此,需要搭建一个系统的平台对树干毕赤酵母的生理特性和代谢能力进行研究。为此,通过全基因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