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介绍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怒江流域为例开展整篇论文的写作,先详细介绍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在文章的中部还详细探讨了域外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经验以及由此对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启示,然后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进行重新构建的想法。文章分为绪论、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这篇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众逐渐把目光投放在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许多国家成功的生态补偿实践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也对其他国家的生态补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关于生态补偿的实践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生态补偿实践来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及指导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这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重要生态功能区相关概念的界说。首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界定,然后对生态补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进行界说。第二章,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用来解释为何国家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调节生态补偿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将生态补偿纳入法律制度在理论上的必要性。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有经济学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生态资本理论: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理论、环境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理论。第三章,国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概览及启示。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当成熟,例如美国、欧盟、荷兰等等。上述的国家和地区在土地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等方面关于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这些生态补偿政策的成功实施在这些国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在详细分析这些成功的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可以从中借鉴的实践经验并用于论文的写作和研究中。第四章,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分析。先介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怒江流域,然后针对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是没有建立生态补偿的范畴及总体框架;对生态补偿的规定不完善;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不够;缺乏统一的管理。第五章,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完善。针对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第一,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立法;第二,建立统一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模式;第三,确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构成要素;第四,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多渠道融资;第五,将公众参与作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第六,完善政府在生态补偿方面的职能;第七,建立健全对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实施情况的相关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