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评估(Dynamic Assessment,以下简称DA)源于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运用干预活动将评估和教学有机整合,从而使教学干预过程转变为即时诊断过程。近年来,DA在二语/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但在听力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对象还限于大学生,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构建了初中英语听力的DA模式,设计了系统化的动态干预活动,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了DA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分为听力教学DA模式构建及其有效性实验验证两个阶段。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构建基于DA的听力教学模式;DA干预实践对学生潜在能力发展的具体影响;DA的诊断功能的具体体现。首先通过对洛阳一重点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被试者的英语学习状况、听力策略应用情况及听力成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构建了针对整个实验班级的DA干预流程;同时根据学生听力成绩进行分层抽样,选取个案跟踪研究对象,制定个性化干预步骤。构建完成后,采取“前测-干预-后测-迁移”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进行前测,之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四次动态干预,进而对两班学生进行后测及两次迁移练习。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通过SPSS 20.0软件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听力成绩比对比班显著提高,而且实验班学生的近迁移成绩也显著高于对比班,但是两者在远迁移任务中没有显著区别;在四次个性化干预活动中,高水平学生需要的干预逐步递减,中等水平学生前两次需要干预较多,从第三次开始干预减少,而低水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均需要较多干预。此外,教师在DA过程中能够及时诊断出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如语音、词汇、语法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DA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评估不同水平学生听力的潜在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诊断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