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而BCL10(B cell lymophoma-10)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基因。体外细胞转染试验证实该蛋白具有激活NF-κB蛋白家族的信号传导分子通路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BCL10蛋白的正常生理水平表达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B细胞的发育成熟,从而促进免疫因子的产生,增强机体的先天免疫和抵御细菌类病原体感染的能力;相反,BCL10蛋白的过量产生会促生一系列免疫抑制因子,可能导致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为探讨BCL10基因在猪体内的功能,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依照人BCL10基因序列克隆到BCL10蛋白的猪体同源性基因,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基因组学分析,同时对其表达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初探,获得了以下结果。
1.根据基因存在论(Gene Ontology)与同源比对算法,以已获得的人BCL10基因为线索,根据猪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与猪基因组数据库资料,电子克隆获得了猪的同源基因。并对获得的新基因进行了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全长cDNA的识别及基因转录调控基序分析。分子生物学试验验证了该基因的存在,其ORF共702个核苷酸,编码233个氨基酸。序列5端富含GC序列,最大ORF第一个起始密码子为ATG,紧邻ACC序列,具典型的Kozak序列,符合真核细胞RNA有效转录的需要。同时,将克隆到的新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nk进行验证,获得注册号:ELJ088132。
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猪BCL10蛋白遗传进化特点及功能结构域进行了系统的基因组学分析,推测其二级结构以螺旋为主,不含有跨膜区,很可能是核内蛋白。并将其定位于猪的4号染色体(chromosome 4)上,确定存在3个外显子。其编码的氨基酸含有一个CARD结构域,从而推测其在细胞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3.采用半定量PCR检测了猪在正常情况下7个重要组织(心脏、肾脏、脾脏、胸腺、大脑、肝脏和下颌淋巴结组织)中BCL10基因mRNA表达丰度,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统计分析与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BCL10基因mRNA在脾脏中表达最高,胸腺、大脑和下颌淋巴结表达次之,肝脏只有微量表达,肾脏没有检测到表达。初步掌握了该基因在猪体内的表达特点。
4.将BCL10基因与高效的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相连,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BCL10。利用 Lipofectamine 2000 Regent转染pEGFP-BCL10和pEGFP-C1质粒于PK-15细胞中,由最佳G418浓度抗性筛选在12 d后分别得到转染pEGFP-BCL10与pEGFP-C1的阳性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细胞形态,进一步用RT-PCR方法验证BCL10基因得到了成功表达。同时,构建了表达BCL10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BCL10。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使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以上结果初步掌握了BCL10基因在体外表达的条件和特点,为进一步对BCL10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功能的研究和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