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量衡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朝承袭唐、宋之制,创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度量衡制度,是中国度量衡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断代。本文在前辈先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度制、量制,衡制,度量衡的制作与管理三个方面对金代的度量衡作一详细考察。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考察了金代的度制、量制。根据使用范围和用途的不同,金代尺度分为营造尺、乐律尺和天文尺三类。其中官印营造尺度独大,乐律尺长与日常营造尺趋近,天文尺沿用隋、唐小制,长度保持古尺不变。金代的量制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创新医药量名,医药小制用量与日常大制趋于合流。第二章,考察了金代的衡制。金代的常规权衡量值相对稳定,存在地区性差异,总体上后期权衡量值较前期呈渐轻趋势。医药权衡兼行大小两制,小制计量逐渐让位于官秤大制,呈现出与日常权衡相一致的特点。金代的特殊衡名,因称量物品的不同往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衡值标准。第三章,探讨了金代度量衡的制作与管理。金朝度量衡的制作之职由中央少府监、尚书礼部及下属尚方署、太常寺,地方金银铺等共同承担,管理之职分别由中央户部下属架阁库、交钞库,地方转运司、征榷使司、市令司和诸仓实施。为了规范度量衡器式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正常通行,金朝建立了管理度量衡的技术检定和法制管理制度。总之,金代度量衡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历程的重要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