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和分散效应分析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oyo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演化和全社会融资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中国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由于影子银行活动与商业银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内在的脆弱性与外在的监管不足,使得风险极易传染到商业银行,而我国金融市场又以银行业为主导,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外溢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2020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在此背景下,能够较为准确地测算出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探索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分散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有研究大多未考虑不同类型影子银行是否存在非线性风险传染路径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影子银行风险分散效应。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影子银行体系中正规金融活动的风险,并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以P2P借贷行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非正规金融活动的风险因素;其次运用VAR模型来分析影子银行体系中的各部分对银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法进一步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和传统银行业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部分对我国2010~2019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算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我国2010~2019年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数,进而运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计算其风险分散阈值。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的信托和证券市场具有明显正向的风险传染效应;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下的保险和P2P借贷市场对银行业的风险传染路径是非线性的;影子银行规模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继续增长则会降低稳定性,但这种倒“U”形变化趋势可以通过引入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再次实现影子银行规模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分散效应,使得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呈现为“N”形变化趋势;金融监管部门可关注内外部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因素,比如“成本收入比”和“监管政策”来分别调整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正规金融规模和非正规金融规模,实现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效应。
其他文献
阐述了城市风景园林的首要任务与基本追求,揭示了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人体舒适度兼具"适应"与"动态"的双重属性。提出了城市风景小气候人体舒适度"3+2"评估框架,论述了人的生
农村土地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宅基地改革涉及巨大的农民群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文章选取浙北平原地区慈溪市、浙中丘陵盆地义乌市、浙西南山区云和
风景园林学越来越重视其学科的科学性,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表了比以往更多的研究成果。而且研究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许多出版物的主题,研究通过设计的理念将设计过程纳入科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发展极其迅速,国内外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金融产品、信息经济和高新科技的日益更新,再加上证券和保险业不断向银行业渗
个人破产制度与企业破产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建设。英国在四百多年的立法演进中逐步确立了包含集体清偿、按比例分配、破产免责等基本要
明清时期,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带是尚未纳入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生苗"聚居区,被称为"苗疆",属于明清王朝的"内在边疆"。明代中期以来,明廷在以湘西凤凰腊尔山为中心
目的分析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异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016年行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25例。结果患
新型隐球菌病对于一个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只是一种偶发的机会感染性真菌,但是对于艾滋病患者却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可引发致命的肺部感染和脑膜炎,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
杨绛女士的作品《老王》记叙了一位最低层的劳动者——老王的形象。他的身体是残疾的,瞎了一只眼,还有夜盲症,孤身一人,孤苦伶仃;经济上,"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期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