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制作接近临床状态的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得出解剖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提供动物模型。②研究X线照射对成年日本大耳白兔视神经间接损伤模型星型胶质细胞的影响。 方法:①3%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1ml/kg注射麻醉后,手术暴露左侧的眶上缘切迹和眶壁。用咬骨钳经左侧眶上缘切迹处向视神经管方向咬除部分眶壁骨板(深8mm,宽6mm),保持硬脑膜及视神经管的完整性。致伤管垂直位,将兔头放在致伤管下,致伤卡头卡在一侧视神经孔上方的眶壁骨板凹槽中,调整卡头与兔头的角度,使卡头与致伤管成一线,45g致伤钢球从2米高的管上端由管腔自由落下击中卡头,造成视神经损伤,以传入性瞳孔反射异常为成功致伤模型。②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9只。均以左眼为损伤组,右眼不作打击。右眼以瞳孔正常者为空白组,瞳孔异常者不列为研究对象。损伤后不作X线照射的左眼为对照组。打击后以35GY、45GY、55GY照射剂量,分3大实验组,每大组根据损伤时间(1周、2周、3周、4周)又分4小组,每组3只动物。观察各组动物一般状态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应情况,取X线照射后60天的兔视神经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作GFAP免疫组化,用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胶质细胞的变化。 结果:①实验动物一般状态良好,12只动物致伤眼,在打击的瞬间均出现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麻醉苏醒后,9例瞳孔呈梨形,3例呈椭圆形,平均长径9.3mm。在对侧,有4例出现瞳孔异常:3例呈不规则散大,1例在打击瞬间呈针尖样缩小。视神经损伤率100%,7天内死亡动物死亡率8.3%。并发症:脑挫伤33.3%、感染8.3%、眶壁骨折83.3o、神经鞘膜出血gi.7o、鞘膜下出血75.0o、视神经断裂25.0o、双眼视神经损伤33.3%。②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星型胶质细胞数目有显著性增多。早期进行互线照射(2周内)组与对照组的星型胶质细胞数目有显著性减少。晚期X线照射(2周后)在细胞数目上与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随X线照射剂量增加,星型胶质细胞数目抑制程度增加。损伤后2周,45GY照射组胶质瘫痕减少最为明显。 结论:开放式打击可以稳定、高成功率的制作出间接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X线照射,可抑制成年兔视神经的星型胶质细胞增生。这为促进神经再生机理的研究,以及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