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流固耦合等几何分析和叶型形状优化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承受气动载荷的作用,服役环境复杂,其力学分析属于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对涡轮叶片的设计和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一旦叶片失效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如何高效准确地对涡轮叶片进行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等几何分析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方法,将结构建模与力学分析纳入到统一的数学框架中,为多物理场分析以及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等几何分析摒弃了传统有限元近似离散的过程,可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成本。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流固耦合及优化设计存在网格划分困难,计算过程繁琐的特点,因此发挥等几何分析的优势对涡轮叶片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及形状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考虑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服役环境荷载,针对三维涡轮叶片以及二维叶型,开展了基于等几何分析的涡轮叶片流固耦合计算和叶型的形状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叶片气动数据利用样条曲线拟合叶型坐标点,利用UG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弯扭涡轮叶片参数化模型,为结构分析和形状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等几何分析分别计算了二维流体域与三维涡轮叶片固体域,其中流体非线性方程组采用牛顿-拉弗森迭代法求解,得到了流体域内的压力、速度以及固体域内的位移、应力数据,且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非常接近。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单向耦合的方式计算了涡轮叶片所在流体域的速度、压力分布情况以及叶片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应力情况,对比分析了等几何与有限元方法的耦合数据传递误差,并阐述了基于等几何分析的流固耦合数据传递优势。然后,对二维涡轮叶片叶型进行了基于等几何分析的形状优化,获得了气动载荷作用下更小变形的叶片叶型。推导了等几何灵敏度分析列式,采用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Method of Moving Asymptotes,MMA)对悬臂梁分别进行了集中载荷与均布载荷下的形状优化设计,优化结果与文献对比一致,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在叶型优化部分,将叶型与叶缘接触点位移作为目标函数,叶背控制点作为设计变量,分别在均布载荷以及真实流固耦合作用下进行了形状优化设计,得到的优化结果直接可以转为IGES文件显示。计算表明等几何形状优化以控制点作为设计变量,可以方便地改变叶型的形状,省去了分析模型与设计模型的交互过程,计算更为高效。
其他文献
火炮身管是火炮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寿命。对镗削后火炮身管的孔径、圆度、壁厚及直线度的测量是评价其质量的关键。火炮身管作为大长径比的孔类零件,目前的检测手段是人工对上述几何尺寸单独测量,存在测量精度低、测量效率低、无法满足身管全长几何尺寸测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火炮身管孔径、圆度、壁厚、直线度的集成测量方法,突破了机器人在测量过程中的运动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集成测量的管道机器人,开发
道岔是列车行进过程切换线路的重要装置,我国地形特殊,铁路交汇点众多,这使得我国道岔数量多,运行频次高。道岔又是铁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它具有寿命短,结构复杂,限制车速、维护成本高的特点。道岔一般包含转辙机、尖轨、心轨、基本轨、辙叉和护轨等机构。转辙机是道岔执行变道工作的核心电气设备,其通过电机驱动推动或拉动尖轨,使尖轨和基本轨密贴或者斥离,实现变道功能。转辙机不仅有搬动尖轨位置的功能,还兼具实现道岔
随着近两年欧美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控制的进一步收紧,芯片成为了“卡脖子”的问题,中国高铁作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早已开始了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化列控设备和相关技术的攻关。面对这样一个功能复杂的庞大分布式交互系统,高铁国产化替代后的系统级验证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此大背景下,本课题以高铁系统中的地面电子单元(LEU)为研究对象,结合了集成电路行业形式化与模拟验证的技术和方法,对国产化替代后的关键设备进行
作为现代陆战中人员和物资的移动载体,装甲车辆是保障军队后勤运输任务的重要技术装备,其性能对于军队完成日常训练和战斗任务意义非凡。相比于民用车辆,装甲车辆除了受到来自非铺装路面引起的随机振动外,也时刻面临来自地雷或简易爆炸装置产生的爆炸冲击波的威胁。然而,针对抵御爆炸冲击波而设计的被动座椅悬架和针对特定工况设计的半主动座椅悬架均难以有效兼顾装甲车辆对平顺性和抗爆性的不同要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可有
桥梁是陆上交通网中易受地震破坏的薄弱结构,基于强度的传统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导致桥梁抗震韧性不足,存在震后残余变形过大、可恢复性差等问题,将影响救灾物资的运输,甚至造成巨大的间接经济损失。连续梁桥由于具有整体性好、行车平顺、经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桥型之一,考虑到现役连续梁桥数量巨大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其抗震韧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设计方法(后称等效能量法)能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目前城轨交通尤其是地铁交通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的主流交通方式之一。但地铁结构并非完全绝缘,其中会有部分电流泄漏,即为杂散电流。地铁工程处在杂散电流与地下水溶蚀的复杂侵蚀环境中,这会对其工程结构安全性带来潜在的隐患。那么模拟地铁工程的侵蚀环境,研究其主体结构水泥基材料在杂散电流作用下的抗溶蚀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而粒化高炉矿渣作为常用的矿物掺合料之一,凭借其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指产生并利用在武器装备(如飞机、舰船等)表面形成的等离子体来实现规避雷达探测的一种隐身技术,是一种针对雷达信号的主动隐身技术,具有使用灵活、宽频效果良好、不影响结构外形和启动特性等诸多优势,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进一步提升隐身性能的有效技术途径。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中,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多样。因为电子束等离子体有等离子体与发生器分离的特点,相比其他等离子体源,其产生的等离子体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旧桥堵车现象频繁发生。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拓宽方式具有无需新建桥墩、能大幅提升通行能力、适用性广的优点,可为解决旧桥堵车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由于该拓宽结构的破坏机理尚未明确,需对其受力机制进行研究。针对实际工程中盖梁承受从支座传来的变化荷载,还需进行相关的疲劳试验研究拓宽混合结构的疲劳性能。首先,本文选择会对结构力学性能会产生影响的5类材料参数作为影响因子进行了正交试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能发射技术,电磁发射技术具有发射速度更高、发射过程更受控、使用能源清洁等优点。在目前已有的导轨式、线圈式和重接式电磁发射技术中,重接式发射技术起步最晚,但从原理上克服了导轨式发射的枢轨烧蚀问题,以及线圈式发射径向电磁力大于轴向电磁力等问题。并且重接式发射技术综合了导轨式发射能实现高速直线发射和线圈式发射能发射大质量发射体的优点,因此重接式发射技术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陆地与近海油气资源减少,未来将更多地开采深海油气资源。为此,亟需开发适用于浮式采油平台的新型系泊系统。鱼雷锚靠重力贯入,安装成本低,非常适于深海环境使用。关于鱼雷锚的安装与工作特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鱼雷锚在正常工作下,不仅承受静荷载,还受到潮汐、波浪引起的动荷载。本文通过小变形数值计算,对T-98型鱼雷锚在静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进行具体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