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寺庙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地域文化正在经济与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传统建筑活动被现代建筑运动所取代地域建筑艺术也被现代建筑活动包围与破坏。我国有着灿烂的建筑文化,嵩山的建筑文化更是我国重要的且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厚重的历史与优越的地理环境给嵩山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以寺庙建筑最具代表性。嵩山寺庙建筑空间特色鲜明,形态丰富,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对于这些建筑遗产我们该如何继承,建筑的文化如何挖掘,营建手法如何借鉴应当成为我们重视和需要探讨的课题。  本文以建筑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对嵩山的寺庙建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嵩山寺庙建筑的整体布局及空间组织特征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建筑都存在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因此首先以嵩山地区整体环境背景入手,分析其对建筑形态有影响的地理、历史及宗教的环境。找出影响建筑群体布局生成的规律与特征以及建筑制约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然后以嵩山地区建筑的群体布局特征入手,分析其分布与布局的特征。对于嵩山的群体布局特征的研究从寺庙与嵩山整体的关系、寺庙与场地的关系和寺庙与寺庙之间的关系着手。嵩山寺庙与山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在嵩山集中分布和自由的散落状态。寺庙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择址的缓坡、近山和南向的特征。寺庙与寺庙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宗教之间的对立格局、寺庙之间的开敞间距和优势寺庙的集中效应。接着分析建筑主体空间的形态特征,对空间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类型、空间气氛进行具体的归纳分析,概括出嵩山寺庙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性、空间要素的多元性、空问结构的有机性和空间气氛渐进性特征,并对其特征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在对嵩山寺庙建筑的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嵩山寺庙建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嵩山寺庙建筑的前景应该是提取其形态的或建筑特质的良性因素应用于当代建筑的创作,主要是对当代山地建筑、地域建筑和宗教建筑创作的启发。提出山地建筑创作的尊重自然、因循气候和尊重地貌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开放、整体与回归的地域建筑创作观。最后提出了空间现代化的宗教建筑创作原则。  文章主要以建筑学的角度为主要切入点,在以往历史学考古学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嵩山寺庙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并运用了一定的建筑美学观点对嵩山寺庙建筑的空间形态做了评鉴,为嵩山寺庙建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了理论参照,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地域建筑、宗教建筑与山地建筑的创作的理论。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和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提出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设计策略、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标准等成了世界各国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校区的建设几乎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其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实施
本文首先以台湾诚品书店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台湾诚品书店的经营模式及其在空间形态上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在借鉴台湾诚品书店的布局手法和空间特征的
闽南丰富的历史传统建筑中,有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宗祠建筑,它们包含了历史文化和宗教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现今环境的破败、功能的削弱和审美价值观的变迁导致人们对闽南宗祠的
滨水景观驳岸是滨水空间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它是起着配角作用,但是景观驳岸设计的好坏影响着水陆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们的游憩、景观空间的视觉审美等等。然而,建构分
从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开始,以奥运会、世博会为主要类型的重大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事件本身,更是向社会外界展示城市形象与历史文化的一次城市盛会,其承载了城市发展成果
海洋经济的开发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建设的新潮流,国家利用海岸线资源,争取更多的经济投资机会,以此来拉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研究众多,东北地区从东北振兴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安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原有气候条件。城市住区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城市空间环境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结合气候因素营造符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给陕南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陕南山地小城镇(陕南地区具有秦巴山地特征的县域中心城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