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行,因此,高质量的汉英旅游翻译文本不可或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诸多学者及研究人员都为探寻旅游翻译的策略和原则投入到旅游翻译的研究当中去,其研究结果为提高汉英旅游翻译的质量做出了极大贡献。汉英旅游翻译,作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思想交流与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会话合作原则的理论框架下,旅游翻译成为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整个交际活动包括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源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目标语读者之间的交际,其中译者起着连接源文作者和目标语读者的核心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接受能力,为其提供足够的语境信息,将源文作者的意图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作为其理论基础,选择《西湖细语》和《打开杭州》两本书中“西湖十景”的翻译文本作为分析范例,对汉英旅游翻译进行初步研究。本文前半部分中,作者纵观国内外旅游翻译及“西湖十景”翻译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用格莱斯的语用学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准则来指导中英旅游翻译。在后半部分中,作者分析了三十多个有关“西湖十景”翻译实例,深入地探讨了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在“西湖十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指出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翻译。同时,作者还提出了旅游翻译的三个步骤。首先,译者在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理解源文的意思;其次,译者不仅要理解源文的表面意思,还要挖掘源文的内涵意义;最后,译者在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和目标语规范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方式将源文中的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本文不仅为杭州旅游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即从前人未涉及到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弥补了杭州现有的汉英旅游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另外,本文研究结果及作者提出的旅游翻译三步骤有助于杭州汉英旅游翻译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