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清神经肽S水平与微觉醒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ongyan0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神经肽S(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NPS的OSA相关微觉醒发生机制,为下一步研制改善OSA患者因微觉醒频发所致的日间嗜睡症状的神经肽S相关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多导睡眠检测(PSG)确诊为OSA的62例患者,以PSG结果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8例)、中度组(20例)及重度组(24例),并同一时期挑选3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采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血清NPS水平、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PSG数据,其中微觉醒的判读依照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发布的睡眠呼吸事件评分规则,并运用酶标抗体法测量血清NPS水平。(3)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OSA患者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血清NPS水平、ESS评分及PSG数据之间的差异,及OSA各组之间各数据的差别,探讨其中的意义。并分析OSA患者血清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重点探讨微觉醒可能的发生机制及NPS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1)OSA各组和对照组在血清NPS水平、ESS评分、BMI均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OSA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NPS水平、ESS评分、BMI均增高(P<0.05)。(2)各组受试者在AHI、微觉醒指数(MAI)、非快速眼动睡眠期1期睡眠(N1)%、N2%、N3%、快速眼动睡眠期(REM)%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MAI、N1%、N2%、N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除REM%外,MAI、N1%均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P<0.05)。通过比较OSA各组与对照组,发现OSA患者MAI、N1%均升高(P<0.05),N3%均降低(P<0.05)。(3)OSA患者血清NPS水平与MAI(r=0.827)、ESS评分(r=0.692)、AHI(r=0.789)、N1%(r=0.707)呈正相关性(均P<0.05),而与N2%(r=-0.679)、N3%(r=-0.483)呈负相关性(均P<0.05)。(4)OSA患者夜间微觉醒次数主要与ESS评分(r=0.766)、BMI(r=0.549)、AHI(r=0.782)、N1%(r=0.797)呈正相关性(均P<0.05),与N2%(r=-0.743)、N3%(r=-0.617)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1)OSA各组与对照组相比,OSA患者血清神经肽S水平及微觉醒指数显著升高。(2)OSA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NPS水平、微觉醒指数、ESS评分、N1%均增高,N3%则降低。说明OSA患者睡眠的改变主要是微觉醒次数的增多导致正常睡眠周期被打乱,各阶段的睡眠周期时间改变,睡眠质量下降,从而日间嗜睡症状加重。(3)OSA患者的血清NPS水平、微觉醒指数与BMI、AHI、N1%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N2、N3%呈负相关(均P<0.05)。(4)OSA患者血清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但因本实验样本量单一且较少,并未实时监测血清神经肽S水平,从不能判断在OSA患者夜间发生微觉醒时体内NPS的释放是在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关于OSA患者血清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其他文献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作者针对Principles of Flight for Pilots第16章的翻译工作所做的反思和总结。为引进国外先进的飞行原理研究成果,助力我国民航人才的培养,中国民航大学民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NE)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预后相关性及在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2009年之间登记2418例病理证实的II
目的: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5位而死亡率居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胃癌在中国的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居第2、第3位。目前胃癌患者的治疗方
目的:检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6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其与临床症状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经门诊体检中心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筛查及SDS评分,选取120
近年来,甲基丙二酸血症作为罕见病的一种逐渐受到世人关注,由于此病具有易误诊、治愈难、医治费用高昂、药品购受限等特性,导致患病家庭负压沉重。长期的患儿照护和医疗费用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冠状动脉病变≥3支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及术后左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种类的待加工工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有序排列,然而受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工件的初始排列顺序通常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指定顺序下的工件排序问题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串行接口焊接应用领域,导线和接头之间的焊接必须满足规定的顺序要求,来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具体来说,不同颜色的导线要焊接到不同的接头位置。现有的线缆检测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具有以下不足:(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作为一种可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大面积低温等离子体的技术手段,早期被广泛应用于臭氧合成,大多数的学者也主要致力于研究DBD产
目的: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TB)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蛋白1(PstS1),分析其免疫学活性,评价其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MTB H37Rv株PstS1基因序列设计引
政治演讲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话语形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往对政治演讲的研究主要从修辞学、语用学、话语批评等视角展开,近年来呈现认知语言学趋势。莱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