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共产品视角下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的出行工具,应该得到大力发展。自2006年北京首次引进公共自行车服务以来,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大城市都开始纷纷引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借助奥运之风,公共自行车在北京曾风靡一时,之后因种种因素导致运营企业“夭折”。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管理与服务非常成功,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武汉公共自行车在轰轰烈烈地运营4年之后却倒闭。由此可见,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正处于一个亟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发展阶段。  本文以太原市公共自行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从五个方面,对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准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首先阐述了准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包括准公共产品的含义、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等。其次对准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理论依据:公共选择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在简单介绍太原市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主要特点:强政府主导、设施高端先进、初期就成网成系、租车基本免费和全天候服务。  第三部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进行的调研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本文认为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以下问题:与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不协调、服务网点布局不完善、财政压力大、人为损坏严重、出行环境恶劣和服务信息滞后。  第四部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虽然造成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出现以上问题的因素很多,但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思维认识的偏差、运营效率低和投资主体单一。  第五部分,完善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对策。针对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提出以下对策:树立理性的公共服务观念,包括提高对公共自行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收费与服务品质的辩证关系;提高运营效率,包括创新服务手段、制定合理的收费制度、提高运营的市场化水平;投资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合作投资、鼓励市民参与投资和公共服务外包。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界对高等教育的各类统计资料需求迫切,希望通过研究高等教育统计资料来认识、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指导教育改革的
故事梗概:1950年,白雪梅告别课堂,参军到进藏部队先遣团的女兵队。团长欧战军无暇顾及婚姻,白的到来激起了他的情感波澜,但她的倔强使得两人难以沟通。进藏途中白雪梅通过苏
目前,建筑工程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经济基础的建设也随之不断完善.建筑企业也更能从城镇化建设中获取较多的利益.然而市场的
创作不是因为有了新纪元就有了新灵感,因为今天我们拍的东西可能是我们十几年前的梦想,跟新世纪没有关系。我没有因为新世纪而要想干点什么,或者改变我自己。电影是一种时间的艺
如果说,2000年以前我脑子还清楚的话,那么到2001、2002年我基本上是糊涂的,我不知道普通百姓要看什么。国家给一个题材、作为国家投资拍一部电影,这电影国家需要,老百姓不需要,觉得它不是时尚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改革目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养老保障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土地的保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需要面临较为复杂的电气分布状况,尤其是在人们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况下,电气设备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多,这必定会增加电气工程施工的难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作为社会群体中最为弱势的一部分,需要多方力量对其进行支持和扶助。统计数据显示,目前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筑工程行业发展